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

用影像向世界展现中国魅力

2024年09月25日 15:38:28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张妮

编者的话:过去30年,随着全球化推进,中国影视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中国涌现出一批令人瞩目的影视佳作,如电影《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长安三万里》《解密》,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功勋》等。与此同时,影视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近日,在2024年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传播:影视制作与时代表达”平行论坛上,中外电影人共同探讨,如何在进一步扩大中国影视产品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更好地展现中国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而在北京文化论坛的多个分论坛上,如何用新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以新业态激发文化产业活力,也成为热议话题。

奥斯卡奖得主、英国著名纪录片导演柯文思是为数不多的在中国生活工作的“西方电影制作人”。在他看来,好莱坞的电影制作人、投资人都慢慢意识到,通过把中国演员、中国故事融入自己的电影,就可以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迅猛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份额。因此,今天中国和亚洲人的面孔在西方电影大片中越来越常见。“不要低估这种改变,中国演员扮演的人物需要被视为平等的角色,这样,在过去几百年形成的西方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就会得以改变。”柯文思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改变14亿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也引发了海外的种种阻力。“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消除误解、重新平衡叙事体系?我个人的一点贡献就是制作电影,我会制作一些关于中国人家庭、爱情、进步等的电影,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办法去显示中国的魅力,我相信中国人真诚正直的美德可以影响世界各地的人。”

柯文思认为,无论是反映中国当代生活主题的电影,还是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全新阐释的电影,或是科幻电影,中国电影人近年来都在西方精英导演专属领域里打造出了杰作,展示出自己的创新和视觉创造力。“最近,中国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国内外引起轰动。中国应该继续将电影、电视节目和游戏推向世界舞台,融入全球媒体生态系统,这些强大的、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新手段会让各国人民敞开心扉,感受中国无可争辩、不可抗拒的魅力。”

“今年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中国首都的理想秩序,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关于它的国际纪录片项目!”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主席罗曼·雅诺表示,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9项,这是非常丰富的、独一无二的财富,通过视听媒体展示中国遗产是极为有效的传播方式。“纪录片国际发行的关键因素是如何讲好本地故事,进而获得国际反响。”他认为,首先,要有一个普世性的主题。制作内容也要准确、真实、信息丰富、资料详实。如果与国际组织共同制作,就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更好地了解目标受众。此外,还应在创作方法上进行创新,实现差异化。

“我是70后,我第一次看电影应该是在1980年左右,是我的父亲把我扛在肩膀上去看的。因为那时是露天电影,没有座位。”中国影视演员、表演指导张颂文表示,那个时代他就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外国影视剧,比如《追捕》《桥》,电视剧《血疑》《排球女将》等。“我们国家从来不拒绝全世界的影视作品进入中国。今天中国的影视作品越来越优秀,在中国影视全球化传播中,作为演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张颂文认为,演员利用自己的身体、思想,再加上编剧赋予的剧情,去塑造好角色,就是最大的责任。“全球的演员被称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一定的传播量和影响力,所以也要求演员更加严格地管理好自己,要自律,要学习,要进步。这样,中国的演员才可以走出去和全球的演员同行打擂台,加深交流,为全球的影视交流奉献自己的力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认为,讲好时代故事,非一日之功,也非一蹴而就,需要以匠心独运的精神去深入挖掘每一个故事的灵魂。“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宏大的历史背景,更要聚焦那些微小而真实的瞬间,正是这些瞬间汇聚成了时代洪流,触动了观众的心弦。”

张颂文

“创作具有中国品格、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影视精品,需要从真实的中国故事出发,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关注作品的价值观,并在创作过程中深刻挖掘人性和时代背景。”中国导演、编剧、出品人郑晓龙强调,文艺理论中有一句经常说的话:形象大于思维,指的是要塑造好人物形象。他以《功勋》为例称,创作该片时,他要求编剧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采访到袁隆平,在采访中,编剧获得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袁隆平因常年在稻田工作患了严重的皮肤病,奇痒难耐,经常要用热水烫皮肤才能解痒。“这个真实的细节被用到作品中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令很多观众看了非常心疼,大大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在郑晓龙看来,《甄嬛传》的走红很大程度上是以思想的穿透力赢得了生命力。“在改编《甄嬛传》时,我们将原本架空的历史背景渗入到清雍正年间,并把作品的价值观定位在批判和揭露封建婚姻制度腐朽和残酷上。这种跨文化的普世价值和共情能力,正是中国影视作品走上国际舞台的关键。”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游戏+非遗打动海外玩家

在北京文化论坛上,风靡世界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作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品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被广泛讨论。该游戏制作人、游戏科学创始人兼CEO冯骥的创作理念自然备受关注。“一定要把文化理解为活的东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没有现代技术去加持,没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渠道去强化对它的认知,它就会变成很脆弱的事物。”冯骥说。

近日,以“新兴文化业态中的传统文化”为主题的2024年北京文化论坛·文化潮流沙龙在腾讯北京总部举办。冯骥在沙龙上表示,几年前,游戏科学团队就意识到,很多玩家和用户对游戏中角色的服饰、游戏场景中的建筑等非常关注。为了制作《黑神话:悟空》,游戏科学自建了一个扫描团队,在三四年里,跑了全国100多个地方去扫描中国的古建筑,以及中国不同的地貌。很多实景、实物都作为扫描资产放到游戏里以合理的方式去呈现。“比如我们在游戏开发时,尝试用陕北说书的形式进行配乐,发现和人物角色、苍凉的背景非常和谐,感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下子‘活’了,变得极其生动,很多海外玩家听到这段时,都跟着手舞足蹈,觉得这是一种中式rap,非常带劲。”冯骥认为,不仅是中国神话出海,如果今天一个中国的游戏团队愿意用中国人的眼光、中国人的思维去讲一个外国的故事,比如北欧神话,如果它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它的品质能击穿海外用户的感知,这也一样是优秀的中国文化输出。

在冯骥看来, 在人工智能时代,游戏制作更应该坚持慢工出细活。“现在有很多AIGC技术方式,一键就可以做出很精美的东西。技术让很多原来的设计工作变廉价、变快,大家的水平会被拉平。但能够程式化、算法化以及AI生成的东西,它的个性、情感相对会比较平庸。这个时候如果你想把事做好,就要花更长时间,去加入个人风格,加入自己的雕琢,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因为大家都到90分了,你要想办法做到95分,要用更长的时间去思考哪些部分是技术取代不了的,是人的独特价值可以赋予给产品的”。冯骥表示,当很多欧美游戏公司追求工业化,追求3A,追求更好的画面、更拟真的声音时,日本的任天堂公司仍然坚持“枯萎技术的水平思考”原则,也就是用早就过时的技术,慢工出细活,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东西,它仍然可以成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游戏公司之一,独树一帜。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数字技术则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据腾讯公司总编辑、公共政策副总裁朱殿君介绍,2019年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所幸当地有一家数字游戏公司此前把很多扫描的巴黎圣母院3D物料提前存储了。在巴黎圣母院修复过程中,这一数字技术带来了非常大的助力。“受此启发,我们2023年与故宫博物院开展合作,以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打造智慧文博样板间,即利用游戏引擎、云技术、孪生技术等,对故宫相关文物进行分析、建模、扫描等,给它们建一个数字化的永生身份,让子孙后代能穿越历史周期,看到它当年最辉煌的样貌。只有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才能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朱殿君说。

新兴业态激发中国文化产业活力

2023年中国自研游戏的海外销售收入约为1175亿元;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营收规模43亿元,同比增长7%;对外国人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预计可拉动消费超1000亿元。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及占GDP比重从2004年的3440亿元,2.1%,增长为2022年的63782亿元,4.5%。多组数据表明,中国文化产业保持高速增长,更多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这一趋势在2024年北京文化论坛举办期间获得了更多例证:“2024王者荣耀共创之夜”及“2024 KPL年度总决赛”正式宣布落地北京,分别将于10月27日及11月16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在电竞成为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此举进一步推动了电竞文化进入中国大众视野。

不止电竞,在北京文化论坛首届产业投资人大会上,多家创业公司带来的文化产业新业态引发投资界关注。例如,文博导览AI助手将AI大模型与智能眼镜结合,根据用户的年龄、需求进行个性化导览,支持多语言专业翻译,并把游览记录下来,为每个人形成专属博物馆;“超高清数字演艺第二现场”新业态,以超高清数字制播系统在“第一现场”演出中实时拍摄、制作、输出超高清现场内容,向多个“第二现场”实时同步提供沉浸式现场观演体验,解决优质现场演出资源距离三四线城市观众较远,以及现场观看“最佳座位抢不到,侧区后区看不清”的困扰;为解决出版行业库存积压严重、断货频繁的痛点,实现按需印刷——通过数字印刷技术实现即时和定制化印刷,以新的理念和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链。

“文旅产业正在经历消费升级,人们普遍由观光游转为度假休闲游,重视体验、服务。”IDG资本合伙人、和谐远达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负责人李建光表示,该基金近年与泉州市政府合作,围绕非遗主题和海丝文化打造富有闽南特色的泉州文化名片。将大型情景演出从“只看一次”的低频游览,延伸到吃喝玩乐购复合型旅游产品。“旅游景区的叙事能力或IP打造能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要素。专注景区数字化改造和数字营销等业务的企业有巨大机会。”

责任编辑:张阿嫱
  • 中国魅力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