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

​以文化融入产品 用艺术赋能品牌

2024年10月15日 11:01: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吴迪 刘源隆

监测发现,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全网信息总发布量达8.29万,总曝光量达111.87亿。2524家媒体共发布报道5890条,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高度评价其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点赞其传播效果。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达13.9亿,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6.2亿,明星“网红”、专家学者纷纷点评推荐,“千里江山图”“中式美学”“青绿腰”等成为大众热议焦点。

经过不断实践,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逐渐摸索出一套创作机制,总结归纳出艺术创作、打造精品的6个重要环节,即选题、解题、创作、推广、运营、传播。前3个环节是创作过程,后3个环节是传播过程,6个环节相辅相成。

今年9月,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的电影《只此青绿》在北京大学举行全球首映礼,再次为观众献上一场东方美学的视听盛宴。

新映电影只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简称《只此青绿》)创新“出圈”的冰山一角。作为近年来中国演艺市场上最成功的舞台艺术剧目之一,《只此青绿》通过舞蹈、绘画、音乐、文学等的跨界融合,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艺术魅力。

优秀的文艺作品,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自2021年首演以来,该剧已在全国进行了近600场演出,屡创国内舞蹈诗剧的票房纪录。不仅如此,该剧还走出国门,开启了全球巡演之旅,受到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只此青绿》的成功“出圈”,离不开传播和运营模式的创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介绍,作为文艺作品的出品方,既要会创作,还要会推广。该剧创新传播方式,既利用权威媒体矩阵进行品牌传播,也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加网络声量和曝光度。推广和传播的“组合拳”,为《只此青绿》打出了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其成为传统文化的新标识。

综合来看,《只此青绿》实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传播“出圈”,线上、线下票房、口碑两开花。然而,想要延续“出圈”的热度,激发更多创新创造活力,还需依靠对优质IP的持续运营。

近年来,这场“国潮美学”风暴带动了“青绿”相关的周边、旅游以及文创产品的发展。如今,《只此青绿》已建成品牌IP,不仅推出相关文创产品与演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还与多个品牌推出联名产品,更与地方文旅合作打造IP打卡地,为观众构建更多通往民族文化IP的桥梁,以文化融入产品,用艺术赋能品牌。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只此青绿》之所以能走得长久,是因为拥有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主创团队踏着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激活了深藏于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中华文化基因。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主演、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首席舞蹈演员孟庆旸表示,《只此青绿》能够受到观众的厚爱与支持,来自于厚重的文化力量。这部剧艺术化地提炼众多传统文化的非遗技艺元素,用最真挚的艺术表达方式为观众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息,让中国古典艺术之美走进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江东评价,《只此青绿》不但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艺术创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也为中国舞蹈创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富有独特意义的历史坐标。“特立独行又宁静致远,彰显精神而钟情审美,如此的创作趋向令人鼓舞,而市场的回报和业界的口碑则更让人对中国舞蹈艺术的未来充满期待。”江苏表示。

责任编辑:张阿嫱
  • 艺术
  • 舞蹈
  • 文化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