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情景讲述、戏剧演绎、场景舞蹈……

这场民乐演奏会“大不同”

2024年12月10日 18:55:57 来源:中国文化报

民乐演奏会《吹土为声》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供图

本报实习记者 王伟杰

11月15日,在河北雄安郊野公园沧州厅内,一场融合了民乐、戏剧、诗词、绘画与舞蹈等艺术元素的新形态戏剧民乐演奏会《吹土为声》精彩上演。此次活动由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宣传网信局、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主办,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承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影视系师生进行表演。演出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体验。

演出现场,埙、笛、二胡、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与电声乐器组合,以“民族乐器——埙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演奏了9个曲目;以“民族文化根脉延续”为主题,进行情景讲述、戏剧演绎、场景舞蹈、绘画展示、诗词诵读等,以时空对话的方式与乐器演奏板块串联,让观众在沉浸式氛围中领略民族音乐的历史底蕴和魅力。

“与传统民乐演奏会不同,我们创新融合戏剧元素,在编排上力求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其中,民乐演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音乐表演,而是与国画、诗词等元素相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吹土为声》总导演、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副教授赵建伟介绍,埙作为民族乐器之一,在本次演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演出团队还特邀河北省诗词协会对外交流中心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巧妙地融入许多关于埙的诗词曲赋,以时空对话的方式进行呈现。例如“孔子与苌弘论乐”等内容,展示了民族乐器的文化情感和历史传承。

“观赏完这场兼具艺术性和科普性的演出后,我深切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了民族乐器的发展历程。现场效果美轮美奂,令人陶醉。”观众马先生说。许多观众和马先生有类似的感受,表示不仅欣赏了美妙的音乐,还感受到诗词的韵味和民族乐器的独特韵律。

本次演出的民乐演奏通过曲目的顺序编排和音乐的起伏变化,呈现出整台节目的情感表达。演出的导赏部分也进行了创新,将由主持人叙述孔子对某种乐器的钟爱改为通过舞蹈、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来展现,不仅更直观地建立起曲目间的关联,也使得整个演出氛围更加生动有趣。“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民族音乐的故事,是让传统艺术绽放新活力的关键。”青年埙笛演奏家刘三虎说。

科技手段的运用也是演出的亮点之一。当演员饰演的孔子形象登台时,高清LED显示屏展示的唯美图像、文物画面及出土碑文等,配以舞台上下弥漫着的干冰烟雾,将观众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以具有视觉冲击的呈现方式将内容生动地展现给观众。

作为演艺新空间实验创排剧目,《吹土为声》是首部在雄安新区展示的新形态戏剧民乐演奏会。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张安介绍,《吹土为声》是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提质培优创新行动“学生实践引领计划”《以专业实践助力雄安新区文化场域构建》项目活动的内容之一。该校师生深入挖掘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力求打破艺术门类和参演单位的界限,探寻民乐演奏更广阔的表达。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蒋国新介绍,除了此次民乐演奏会,河北艺术职业学院还举办了“你好,雄安!”城市形象主题设计展、《筑梦雄安》原创民族交响乐等创、排、演、展、服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特色,为地区文化场域构建和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经验。

责任编辑:张阿嫱
  • 民族乐器
  • 艺术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