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非遗+旅游 乐在乐山

2025年01月23日 16:31:12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白骅

春节将至,四川省乐山市的非遗美食跷脚牛肉汤锅吸引了不少游客,很多人慕名而来,不仅品尝美食,还走进当地的苏稽跷脚牛肉非遗馆了解非遗知识。

在乐山,像跷脚牛肉汤锅一样带火旅游的非遗项目还有很多。近年来,乐山市积极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底蕴深厚 传承有序

乐山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通过世代相传,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遗。如,夹江年画、彝族刺绣、峨眉茶传统制作技艺等。长期以来,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下,乐山非遗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截至目前,乐山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分别为4项、57项、157项。全市建成非遗展示展览馆(陈列室)15个、非遗传习所19个;建成市级非遗传习基地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1个、省级2个。峨眉山市武术运动中心入选四川省第一批非遗保护传承基地,沐川草龙技艺体验基地等26个基地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体验基地。

乐山通过一系列政策、规划引领保护传承方向,先后印发《乐山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实施意见》《乐山市发展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方案(2022—2025)》,进一步明确了非遗保护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做出总体安排。

为鼓励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自2017年起,乐山市对已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单位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奖励;为推动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传承有序的传承人队伍,每年给予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

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志飞说:“我们高度重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育,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体系,现已认定和申报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90人。”

融合发展 亮点频现

近年来,乐山市将非遗与研学、美食、节庆、创意等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出不少旅游新产品、消费新场景。

走进位于沐川农耕博物馆内的“沐川草龙传习所”,两条栩栩如生的“草龙”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

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沐川草龙,当地在传习所常年开展项目传承、传习、展示、展演、研学等活动。在传习所研学的胡嘉宇小朋友说:“不光看到了舞龙表演,还学习了草龙编扎技艺,非常开心。”

当前,乐山市已经构建起“基地+展馆+工坊+景区”的非遗体验场景,推出了10余条精品非遗研学旅游线路,开发出28门非遗研学旅游课程。2024年以来,乐山市共吸引超过250个研学团队,超过5万人次参与研学旅游。

跷脚牛肉汤锅、乐山甜皮鸭、苏稽米花糖、西坝豆腐……在乐山,令人垂涎的美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乐山市依托全市100余项非遗美食制作技艺,先后打造出苏稽古镇、罗目古镇、罗城古镇等8个特色美食聚落,培育出18个特色美食网红街区,让众多美食爱好者用“舌尖”带动“脚尖”、从“食客”变身“游客”。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峨眉武术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门派达80多个,拳种、拳路成百上千,为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自2007年开始,乐山打造了中国·四川峨眉山国际武术节,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峨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卢翔云介绍,武术节已逐步发展为全球武术界的盛事。通过武术节的带动,乐山非遗美食节、夹江年画节、小凉山彝族火把节等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

近年来,乐山市提炼最具独特性的非遗元素或符号120余个,打造了非遗文创品牌32个,先后创排演艺剧目8个,并成立非遗功夫团“峨眉派女子功夫团”,让传统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绽放出迷人光彩。

擦亮品牌 带动致富

通过深度挖掘和活化利用,乐山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产业升级和富民增收的重要引擎,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乐山市持续传播推广提升非遗影响力,借助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等平台,组织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展演、展销。举办五通桥龙舟文化展演活动、灵感峨边·甘嫫阿妞全球文旅形象大使选拔赛等大型节庆活动,扩大了非遗影响力;组织峨眉武术、沐川草龙等传承人赴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提高了国际知名度。

乐山市还涌现出一批保护传承非遗成绩显著的先进个人。峨眉武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赵凌云创新使用抖音、小红书等传播渠道,发布的峨眉武术相关视频播放量超百亿次,其中作品《巴黎中国红》《中国拳伦敦行》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火爆出圈。

彝族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乔进双梅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数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非遗工坊交流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和活动平台上展示小凉山彝族文化,还被评选为“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她通过创办“马边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累计培训绣娘超过3万人次,培养县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实现“农村妇女背着娃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的美好愿景。

通过推动非遗品牌与产业融合发展,乐山让传统非遗焕发出蓬勃生机。2024年,夹江手工书画纸年产值达到2亿元,峨眉山手工茶、小凉山彝族手工茶、犍为茉莉花茶等非遗茶产业实现年产值达到15亿元,彝族刺绣全年带动近300名绣娘就近就业,实现年产值达到1200万元……

下一步,乐山市将持续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继续推进非遗的深度挖掘和活化利用,守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以“非遗+旅游”助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阿嫱
  • 乐山
  • 武术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