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已重返工作岗位。然而,长假期间作息紊乱、饮食不规律以及缺乏运动,往往让人感到疲惫不堪,难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如何在新的一年里“元气满满”地开工?武汉市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吴艳霞来支招,助您摆脱“节后综合征”。
调整作息,恢复生物钟
春节期间,许多人熬夜守岁、通宵娱乐,导致生物钟紊乱。吴艳霞主任指出,生物钟的紊乱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她建议,尽早按照工作日的作息时间进行调整,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可以通过睡前泡脚、听轻音乐等方式帮助放松身心,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睡眠的干扰。”吴艳霞主任强调,良好的睡眠质量是恢复精力的关键。
合理饮食,减轻肠胃负担
春节期间,大鱼大肉、高糖高脂的饮食模式让许多人的肠胃不堪重负。吴艳霞主任提醒,节后应尽快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比例,帮助肠胃恢复健康。
“早餐可以选择燕麦、全麦面包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午餐和晚餐则以清淡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鸡胸肉等。”吴艳霞主任建议,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假期积累的毒素。
适量运动,唤醒身体活力
长假期间,许多人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导致身体僵硬、血液循环不畅。吴艳霞主任表示,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唤醒身体活力,缓解疲劳感。
“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慢跑、八段锦等,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微微出汗为宜。”吴艳霞主任提醒,运动前要做好热身,避免因突然剧烈运动而导致肌肉拉伤。
心理调适,缓解“节后综合征”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许多人在节后还会出现心理上的“节后综合征”,表现为焦虑、烦躁、工作效率低下等。吴艳霞主任指出,这是由于长假期间生活节奏突然放松,而工作后又要迅速进入紧张状态,心理上难以适应所致。
“可以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分解任务目标等方式,逐步调整心态,避免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情绪。”吴艳霞主任建议,与同事、朋友多交流,分享假期趣事,也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吴艳霞主任特别提醒,如果节后出现持续疲劳、头晕、食欲缺乏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春节期间,许多人忽视了身体的信号,导致一些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节后应及时关注身体状况,必要时进行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