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

“故事新讲”用好哪吒IP

2025年02月21日 17:08:2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朱金宜

旅游行业春潮涌动,活力勃发,既是各地促消费的着力点,拉动经济增长,也成为展现美丽中国、美好生活的重要窗口,还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

本版即日起开设“览胜观潮”言论栏目,透过旅游这扇窗,关注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热点、亮点及趋势。

——编者

破除一时一隅的短视,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以文化自信为底气,以技术创新为舟楫,以产业协作为合力,才是形成“影视+文旅+消费”有机链条、打造可持续发展IP矩阵的正解。

近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与票房节节攀升,“哪吒”这一经典神话人物成为新“顶流”,并在旅游、文创等多个领域掀起“哪吒旋风”:相关景区游客激增、热门盲盒火速售罄、二创视频播放量居高不下……哪吒火了,相关的生意也火了。

想给哪吒“上户口”的人随之出现。近来,不少地方依托历史传说、民风民俗、文化遗迹等,争相自证是“哪吒故里”,希望借此提高曝光率、知名度,为地方发展“引流”。然而,倘若止步于蹭热度、贴标签,而缺乏好故事、好产品、好体验,那么,一地即便成功引来游客,也难以留住,还可能收获“差评”。当地想要借势赋能文旅产业的愿望恐怕也要落空了。

借名人、名IP效应无可厚非,关键是怎么做。近年来,文化与旅游市场深度融合,高票房、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已成为撬动旅游消费市场的有力杠杆。热门影视IP、取景地等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前往打卡。要想用好哪吒这一IP,乘着“哪吒热”的东风带火地方文旅,不如跳出“故里之争”,转向“故事新讲”的创造性实践。

从佛经中的护法神祇,到小说中的屠龙少年,从20世纪70年代粉衣绿裙的银幕形象,到21世纪初陪伴电视机前无数90后的“我们的朋友小哪吒”,再到如今横空出世的“魔丸哪吒”,这位叛逆少年的故事穿越千年仍显光彩,无关乎他来自何方,而在于他日益丰满的人物形象与传递给不同时代观众的精神力量。在新老故事的交融之中,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不断生成,文化情感不断延伸,哪吒作为文化IP的生命力也绵延不绝、更加鲜活。同理,若想让哪吒IP在文旅行业大放异彩,也须向内深挖资源,向外寻求创新,潜心打造完善的文化产业链,不断带给游客新奇且独特的文化体验。

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正在进行——江西一景区推出“元宇宙陈塘关”项目,让游客以数字分身方式沉浸式参与故事剧情;四川通过开发哪吒主题短剧,丰富了旅游演艺的体验形式;天津一餐厅化用影片中天元鼎烤熟鱿鱼须的情节,推出主题套餐,推介津味美食……围绕讲好故事、做好转化,静态的文化IP正在衍生出动态的体验场景和消费空间。

长远来看,破除一时一隅的短视,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以文化自信为底气,以技术创新为舟楫,以产业协作为合力,才是形成“影视+文旅+消费”有机链条、打造可持续发展IP矩阵的正解。唯其如此,我们才会不断迎来搅动春潮的“哪吒”,并在充满创意与趣味的旅途中与他们相遇。

责任编辑:张阿嫱
  • 哪吒
  • 文化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