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40天的春运落下帷幕,全国坚守一线的交通人圆满完成了超90亿人次的综合运输春运工作。40天里,无数交通人放弃假期,坚守一线,以“高于常规、严于平时”的标准,绘制出繁忙、有序、安全、暖心的春运画卷。
“春节不能回家,但这么多年,我早已把高速当作是我的家。”这是冯贵喜最常说的一句话。冯贵喜是广州交投机场高速的路政中队长,有着10年军龄25年党龄的他,已从事路政行业20年。这个春节,如往常一样,他依然以交通保畅、确保行车安全为己任,放弃了佳节团圆。
“路政04,路政04请立即前往支援!”“路政02,路政02,请报告现场情况。”春运期间,冯贵喜的对讲机里不间断地传来喊话声,面对每一个突发情况,他总能镇定且迅速地作出最准确的判断,以认真的态度、扎实的路政业务能力,出色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在每一个清障、过货、交通疏导的工作现场,有序组织队员们进行现场处治,解决每一道“应急难题”。
交通路政人员,如同道路系统的“全科医生”,是道路生态系统的重要守护者。记者从广东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春运以来,全省累计出动路政人员23.67万人次,路政巡查9.13万次,路警联合巡查6908次,路政巡查里程合计760.15万公里,协助交警处理交通事件(含交通事故)0.93万宗,到达交通事故现场5843次,疏导拥堵3206次,清理路障9234处,发现报告隐患4565处;预置高速公路值勤驻点 490个,其中高速公路主线驻点345个、服务区驻点145个,每天约投入1500人。
庞大数字的背后,是无数路政人在返乡大潮中化作激流中的铁锚,暖心守护千万人的归途。这群“全科医生”尽其所能,承担起一切责任和义务。
“真的太谢谢你们了,这么快就帮我找回爱犬!”2月11日15时47分,广深高速当班巡查员林寻新、黄经绕在例行服务区巡查时发现,华阳湖停车区绿化带内有一只身着保暖衣的宠物狗汪汪直叫,像是在寻找主人。为防止狗乱跑扰乱路面秩序,且本着人道主义原则,两名队员便联系停车区保安人员协同将狗只带至保安室。通过检查,发现狗身穿的保暖衣内有一串电话号码,在联系到狗主后路政人员安全将其交还给主人。
看到找回的爱犬,王先生激动地表示,自己与家人对狗的感情十分深厚,十分感谢路政人员的热心服务,让他们家过了个有惊无险的年。
人力是基础,科技是助推器。今年春运,广东路政人员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具,全面提升了现场作业、便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春运期间,广州白云机场、机场第二、花莞路政大队在辖区路段首次投入使用智能预警反光锥,为广大司乘人员的出行保驾护航。
智能预警反光锥是一种集高强度主动发光和声音于一体的新型交通安全设施,在保留传统锥筒反光效果的基础上,创新增加了LED条形爆闪灯组及高音定向扬声器,使得该反光锥能够通过警示语音播报、实时语音录制、警报提示及爆闪灯警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提醒过往司乘人员注意安全。在夜间、易疲劳时段等重点时期,通过对驾驶员的视觉和听觉的强烈刺激,有效预防疲劳驾驶,提前警示潜在危险,极大地提高了在重点路段、恶劣天气以及夜间作业等不利条件下的作业安全保障。
面对广州及周边各出城高速路网的车流高峰,广州白云机场、机场第二、花莞高速公路路政大队联合辖区交警大队,充分发挥路警联勤机制,结合车流研判分析情况,共同提前谋划部署,引入“无人机+”巡控模式,以空中视角为抓手,通过无人机机载高分贝喊话器,对轻微交通事故、车辆违停、车道管控等事件进行喊话指引,引导现场事故车辆快速撤离事故现场。当发现事故车辆不能移动时,通过喊话指引现场司乘人员移动至安全区域等待救援,同时调度后方路政、拯救快速前往现场作业。当出现车流剧增的情况,无人机巡控小组将提前预判,并与现场交警进行沟通,得到允许后立即通过语音提示指引车辆借用路肩行驶,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实现及时发现、迅速响应、快速处置的效果。
春运已结束,随着道路车流逐渐恢复正常,保障道路通行安全是首要任务。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路政大队紧抓复工复产,积极开展了复工复产教育、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重点。
针对人员返岗后容易存在思想松懈、安全意识弱化,事故易发的特点,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路政大队积极开展复工复产教育,采取会议宣讲、观看视频警示教育等形式,分别组织路政人员以及被许可单位施工作业队伍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应急处理与预案等内容,详细介绍恶劣天气防范、规范围蔽、规范操作等安全要点,通过强化节后“收心”教育,要求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切实提高员工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使员工及时绷紧“安全弦”。截至目前,该大队已累计开展复工复产教育4场,培训人员100余人。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