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以文艺精品生动讲好“中国故事”

2025年03月05日 13:00:04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周欣怡;丰西西;孙绮曼

多名文艺界全国政协委员和非遗传承人躬身力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 丰西西 孙绮曼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要创新开展政协对外友好交往,支持委员对外积极发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人民民主故事。

据悉,2024年,全国政协及所属机构开展各类对外交往活动221场,来自140个国家、11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外方人士2600余人次参与全国政协对外交流活动。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人文交流是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政协利用自身优势,安排文化艺术界委员参与对外交流,为对外展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何以文化人、凝心聚力,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文化传承者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感悟。

以艺为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鸿飞多年来持续关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他坚持用雕塑艺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在履职过程中积极建言献策,以艺术创作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许鸿飞

2025年开年以来,许鸿飞行程紧凑:1月15日,他与泰国艺术家共创的作品亮相曼谷;1月26日,“迎春榄月”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首次走进新西兰奥克兰;4天后,“银蛇飞舞”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再次登陆西班牙萨拉曼卡……

今年全国两会,许鸿飞继续关注中华文化“出海”质效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明交流互鉴已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为更好地落实全球文明倡议,许鸿飞提出,应充分发挥现有各层级、多边文明对话交流机制平台的作用,为国际民间艺术和文化交流提供平等、开放的机会和平台。“我们需要更多的平台,让不同国家的艺术家能够自由交流、共同创作。”许鸿飞说。

“年轻艺术家是未来的希望,我们需要通过多层次、有深度的交流与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他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注入新的活力。

同样躬身力行,以艺术为舟担当中华文化“出海”使者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近年来,她借助优质作品推动粤剧“破圈”出海,让岭南之音唱响世界剧场。

曾小敏

“早在170年前,粤剧就已经走出国门在海外传播,是最早‘出海’的中国地方剧种。”她表示,粤剧在海外有一大批知音,既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开创了文化传播新天地的先河。“在海外,粤剧既是华侨华人难忘的乡音乡情,也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据曾小敏介绍,近十年来,广东粤剧院除了既有粤剧剧目的海外输出外,还努力进行粤剧电影的国际推广,用优质作品和创新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在海内外深度传播。她曾带领广东粤剧院多次赴海外演出,例如2024年7月,广东粤剧院携优秀剧目《白蛇传·情》与《三水女儿·红头巾》赴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受到新加坡各界的高度赞誉。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采用先进的视觉技术来表达中国传统美学,将粤剧魅力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成功实现粤剧“破圈”。该电影入选2019年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展映环节,亮相法国、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等国,赢得众多海外观众的青睐。

粤剧《三水女儿·红头巾》在新加坡演出的剧照 薛才焕 林楷虹 摄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戏曲走向世界,曾小敏期待,建立戏曲世界巡演推广交流机制,推动中国戏曲传播到世界各地,站稳脚跟,以艺术促进交流、凝聚共识。“弘扬粤剧所蕴含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曾小敏说。

步履不停,岭南文化闪耀世界舞台

近年来,岭南文化“出海”步伐矫健,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爆点,闪耀世界舞台。英歌棒槌响彻海外,舞剧《咏春》全球巡演……一场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更是中国与世界的精神对话。

凯旋门下英歌扬威 唐颖岑 摄

2025年春节,潮汕英歌队以昂扬的姿态,将古老非遗带到德国、法国,所到之处均掀起热潮。凯旋门下,一场中西文化遗产“历史对话”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2024年春节,普宁英歌在英国伦敦震撼上演,吸引了超70万观众的目光。近两年,中国泰国英歌队交流频繁,展现一场场国际版的“双向奔赴”,文化互鉴情意深浓。

“以前总想着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带到外面去,带上更大的舞台。如今,小时候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带队赴欧演出的西门英歌队副教练吴燕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作为英歌舞的传承者,她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她将和其他传承人一样,继续坚持、坚守,“将英歌舞的精髓传承下去,让这项岭南非遗在世界文化长河中继续熠熠生辉”。

2008年,电影《叶问》登上荧幕,让咏春拳这一南派功夫家喻户晓。2024年,舞剧《咏春》则在全球40多座城市演出200余场,赢得口碑、票房双丰收。传统咏春拳借着影视作品、舞台艺术的“东风”,解锁出海“新招式”,再度名扬四海。

作为《叶问》系列的主演,全国政协委员甄子丹对咏春拳有着浓烈的感情。他坦言,拍过四部《叶问》后,发现越来越多人爱上了咏春,也因此更加关注中国武术。

甄子丹

甄子丹还表示,文艺作品走向全球的关键是要提升质量,同时能够引发观众的共情,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让观众把情感代入文艺作品之中。“香港背靠祖国的庞大市场,享有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在甄子丹看来,未来,香港电影的发展要用好大市场、好政策等各种有利因素,同时加强粤港澳电影的合作与交流,让岭南故事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

责任编辑:张阿嫱
  • 粤剧
  • 广东粤剧
  • 艺术
  • 文化出海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