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举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党组织向基层延伸,把基层的工作做好,这样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近年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在强化顶层设计、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上下真功夫、深功夫,推动城市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治理成效日益显现。
探索完善服务机制
把握高位谋划主基调
双鸭山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体系建设、整体建设,把党组织的旗帜树立起来、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加强治理责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构建市委“总指挥”、县(区)委“一线指挥部”、乡镇(街道)党(工)委“前线指挥所”、村(社区)“坚强战斗堡垒”的四级联动治理体系,压实落靠各级领导责任,强化工作统筹力度。同时,组建由组织部门牵头,社工、政法、民政、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的联络服务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集中力量攻坚破题,有力推动了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
系统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坚持以“一体两翼”推进机制为保障,全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先后出台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党建“三巩固一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五方共议”联动服务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10余个,全面落实建立网格化治理、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助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升级、全面过硬,初步形成了具有双鸭山市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构建高效运行体系建设。突出精准发力,有效破解突出问题,找准抓好基层治理工作突破口,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党的建设工作重要内容,纳入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和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定期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集中听取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委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坚决把问题摆到面上、挖到根上,推动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实现点上破题、面上结果等环节链条,构建起一贯到底、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压紧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召开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等40余次。2024年以来,分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7049人、7876人,发放城乡困难群众救助资金近2亿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健全多元服务模式
压实联建共建主抓手
双鸭山市不断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创新基层治理“567”工作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形成治理无死角。
建立“五方共议”联动服务机制。在全市102个社区全覆盖建立“五方共议”议事机制,汇聚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驻区单位和社区警务五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将党建工作、司法调解、综治慰问等20余项重点工作纳入协商共议事项。明确“一提二议三办四评”工作流程,成立78个联动服务小组,广泛收集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以社区“两委”会议提出议题,社区党组织召集议事机制五方人员开展议事协商,健全共议成果采纳、执行、反馈机制,累计商议民情事项4500余次,帮助社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700余件。
推行“六级网格”服务体系。坚持以“格”为基础,以“网”为依托,将城市管理、矛盾化解、风险防范等网格重新优化调整,构建以社区为主体、网格党小组为单元、网格长为统领、下沉机关部门党组织为支撑的治理体系,严格落实“三级四长”包联机制,建立“总网格长—网格长—片长—区域长—楼长—单元长”六级“无缝式”全覆盖网格服务体系,同步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红色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六级组织架构,重点将民政、就业、社保、安全等人民群众关注事项纳入网格责任区内,目前累计解决群众关切问题1100余件。
探索“七彩志愿服务”退休党员管理模式。发挥退休党员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打造“七彩志愿服务”党建品牌,全市共成立国企退休党员七彩志愿服务队8个,426名国企退休党员认领红色先锋、橙色平安、黄色创业、绿色环保、青色希望、蓝色文明、紫色文艺“七彩公益服务岗”,在义务巡防、技能培训、文明创建等21个领域发挥作用,开展各类公益服务活动380余次,为矿区群众解决问题3100多件。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唱响群众工作主旋律
双鸭山市坚持以压实责任、提升能力、优化服务为切入点,精准对接基层治理所需、民生服务所盼,不断推动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以小切口入题、大力度落实,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和亲活力。
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健全完善党组织政治体系,按照“地理相邻、条块清晰、区域覆盖”原则,整合党建、综治、城管、卫健等各类网格,实现“多网合一、一网统筹”,在全市共划分1366个城市网格、104个专属网格,配齐专职网格员队伍1402人。创新推出“一长一员一团队”网格力量配备的管理模式,由社区专职工作者担任网格长,由社区内党员骨干、居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志愿者等群体担任网格员,由驻区单位党建联合体组建网格服务团队,共同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实现市、县(区)主城区内所有主次街巷、公共场所、商圈市场等全部入网,联系服务群众实现“全覆盖”。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制发《关于加强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健全“3岗12级”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以打造“职业化、专业化”城市基层治理骨干队伍为目标,创新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考试选拔、公开考核、择优推荐的引进机制,做到社区工作人员“凡进必考”,全市共配备社区工作者1523人,平均年龄从48岁下降至40岁,人均薪酬均达到当地最低工资2.5倍以上。建立社区治理需求清单,充分了解社区工作者知识短板和技能需求,采取“业务能力大讲堂”“配单式”设置培训课程,分类开展社区规章制度、高频业务办理流程等各类课程,强化社区工作者综合实力,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对取得职业资格的每人给予一定奖励,全市共有270人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扩大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事业编渠道,采取集中考试的方式,3名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为6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提高待遇补贴标准。
拓宽“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工作机制,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制定《关于深化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的方案》,全面梳理机关单位党组织及党员情况,明确任务要求,打造“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组织晒单”的“菜单式”服务模式,完善在职党员服务方式,建立报到登记、服务纪实、双向反馈等工作制度。近年来,全市有8.6万余名党员直接参与到社区服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和各类宣传品10万余份,提供咨询服务4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近2.3万件,捐款捐物总价值近200万元,逐步形成了“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的生动局面,有效激发在职党员进社区、入网格、亮身份、送服务,进一步推动“双报到、双服务”工作走深走实,赋能基层治理。
不断丰富服务资源
健全基层阵地主功能
双鸭山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不断为社区党组织基层治理赋能。
优化党群阵地体系功能。突出为民导向,多渠道整合资源,全方位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针对党群服务中心活动面积占比低、服务功能不完善的情况,市县两级累计争取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通过腾退办公场所、合并零散公用空间、争取国有闲置资产等方式,新建、改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0余个。截至目前,共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街道党群服务中心2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0个,分别占比100%、58.3%。同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增设“暖心驿站”102个,统一悬挂标识,为新就业群体免费提供饮用水、避暑纳凉、医疗药箱、无线网络等10余项便民服务,累计服务新就业新业态群体2000余人次。(下转B2版)
(上接B1版)
加快党建引领网格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结合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统筹推进网格协调指挥中心建设工作,在全市打造8个县级网格协调指挥中心、21个街道网格协调指挥中心、83个社区网格服务站,均已实体运行。横向整合法院、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信息200余万条,共享数据资源500余万次,纵向打通市、县、乡、村、网格五级信息指挥路径,通过信息化平台对矛盾纠纷进行有序分流、全程跟踪,督促推动线下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截至目前,有效采集全市范围人口数据41.9万条、房屋数据11.9万条,处理各类事件信息13.1万余条,实现把基层治理触角从社区延伸至楼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统筹优势资源向基层一线汇集。常态化建立完善市级抓重点、县乡抓全员的基层干部分级培训制度,近年来先后举办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等培训班20余期,培训2.3万余人次,切实提升了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同时,与山东潍坊农村干部教育实践中心、四川省委党校合作,组织部分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干部等70余人开展外埠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助力基层治理。健全完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组织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联建共建,推动组建街道“大党委”13个、社区“大党委”52个,先后召开党建联席会议176次,协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32次,帮助社区解决井盖破损、居民停车难等民生实事3万余件次,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316次,现场办公解决问题178件,下访接访366次,围绕城乡社区治理、社区警务工作等基层课题开展调研75次,协调推进解决道路坑洼、供热不达标等好事实事230余件,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07日第17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