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一列满载家电、轮胎等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北京铁路物流中心琉璃河营业网点缓缓驶出,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运输时间预计16天左右,标志着今年首趟北京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顺利开行。
中国城市报记者 全亚军摄
4月17日,位于连云港高新区海州工业园的连云港金典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一批出口转内销毛毯订单。连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围绕外贸企业内销、融资、用工等,多路径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建立外贸联络专线,精准制定帮扶措施,集智聚力服务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新空间,全力帮助外贸企业打通“双循环”通道。
中新社发 耿玉和摄
近期,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包括中美在内的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外贸企业能不能在这场风波中挺住?”这一疑问如同巨石般压在不少从业者心头。广东佛山鲲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荐给出的答案是,个别国家说了不算!中国制造自己说的算。
有人在王荐社交媒体评论区留言:“接下来外贸企业要怎么活?”王荐引用电影《让子弹飞》里的一句台词回复道:“站着,还把钱挣了!”
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访一线了解到,面对美国加征关税冲击,当前外贸企业有信心、有底气、有行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与此同时,政府、电商平台等多方合力推动“出口转内销”,为外贸企业搭建起一座通往国内市场的坚实桥梁,助力外贸企业闯关突围。
“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
总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的德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赛集团”),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鞋企。创办30多年来,该集团从一家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为多个奢侈品牌代工的企业,每年出口鞋靴多达600万双。
近段时间以来,受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影响,德赛集团有两条美国订单生产线停滞。有美国客户提出,已经生产的出口订单货放着也是库存,不如半价出售。面对美国客户的压价行为,德赛集团果断回绝。
“损失了这个美国客户,我们还可以找其他客户。作为中国企业,脊梁骨一定要正,这个时候更要万众一心挺下去!”德赛集团总经理张文杰说。
选择“硬刚”美国客户,德赛集团底气何来?答案是多元化市场布局——“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近年来,德赛集团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在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进行了市场布局。
张文杰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今年我们美线业务有所下滑,但欧洲线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0%。目前,我们在努力争取南非、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订单。”
“美线停滞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包括外贸业务员、开发人员等迅速转向,其他国家的订单目前已经在增长。短期来看,美国政府滥施关税确实对我们造成了困扰,但就长期而言,就算没有美国市场也没有太大问题。”张文杰信心满满地表示。
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参展的王荐有着相似的感受:“此前公司高端厨电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国家,其中对美出口占比高达50%。这届广交会上,我们迎来了巴西、印尼、新加坡等新客户,这让我们意识到高端厨电市场上的主要客户并非仅限美国。”
近几年,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成效明显。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另外,中国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以创新构筑“护城河”
在全球化贸易环境波动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和产品竞争力正成为不少外贸企业抵御风险的重要手段。
无油磁悬浮冷水机组、数据中心冷却风墙……在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体验馆展厅,一系列绿色节能产品陈列眼前。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做“空气生意”的企业,其空气净化设备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旗下磁悬浮品牌以创新赢得市场,全球占有率达30%。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吴小泉介绍,公司凭借创新、节能、绿色环保等优势,从跟随到赶上,再到如今引领全球环保产业潮流,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外用户青睐,目前国际市场增长率达到40%。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走出去中拓展发展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用核心技术筑起“护城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通过研发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来提升竞争力,被认为是应对关税压力的有效途径。这种策略使企业能够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减少对价格竞争的依赖,从而在全球市场中保持优势。
“外贸企业创新应从单一产品扩展到整个价值链,特别是在生产模式、商业模式、资金管理以及智能化运营等关键领域。”在王荐看来,这些系统性创新将成为外贸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驱动力。
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例,王荐认为,传统“接单生产”模式亟需转型升级。随着新兴市场客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外贸企业需要提供包括数字营销内容制作、电商平台运营等增值服务,通过深化客户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生产模式的创新同样至关重要。“面对多元化国际市场发展趋势,企业需要从过去依赖大客户的集中式生产,转向适应中小客户的分布式柔性生产。这需要建立快速响应的小批量定制能力,还要构建高效的订单处理系统,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运营管理挑战。”王荐说。
多方合力托举“出口转内销”
面对风云变幻的全球贸易形势,部分外贸企业将目光转向内需市场,德赛集团便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德赛集团在优化海外市场布局的同时,也在快速拓展国内市场。“2020年,我们开始组建直播带货团队,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发展自主品牌。目前,企业电商年销售额超1亿元。”张文杰说。
然而,出口转内销并非易事。
京东零售招商运营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不少外贸企业虽然有意拓展内销渠道,但由于长期从事外贸,不熟悉国内市场规则,加上缺乏线上运营经验,因此内销市场经验和渠道资源不足。
“出口转内销面临销售渠道不足、产品标准差异等挑战。”陈建伟建议,外贸企业要加强市场调研,适时调整产品设计,借助电商平台开拓市场;政府、行业协会通过开通绿色通道等措施,降低企业“转”的成本。
在外贸企业面临发展难题之际,政策端、平台端陆续迎来利好消息。
4月1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已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次日,京东宣布设立2000亿元专项采购资金,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
为此,京东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组,对外公开了线索提报的网址及邮箱。截至4月18日,已有超6000家企业和商家与京东接洽,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快速上升。目前,接洽企业主要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如何参与扶持计划,以及如何在京东开店。
“我们设立了7×24小时的线索收集反馈小组进行处理和反馈;针对反馈的线索,组织采销团队,启动产业带驻点办公帮扶;对于有开店需求的商家,安排专业团队对其辅导,并提供极速开店、全渠道营销支持等帮助。”上述京东零售招商运营相关负责人说。
帮助外贸商品顺利“回娘家”,国资央企也在行动。
近日,中国石化推出“外贸优品”项目,借助遍布全国的易捷便利店网络,为受关税壁垒困扰的外贸企业开辟内销通道,帮助企业缓解库存压力、盘活资金链。
“我们希望通过央企资源,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中国石化易捷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易捷将持续构建“易捷自提、易捷到车、易捷到家”等全渠道消费场景,加速外贸商品流通,助力外贸企业转内销、拓市场。
目前,中国石化易捷“外贸优品”项目已开放绿色招商通道,涵盖粮油副食、休闲食品、日用百货等多个品类,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引入后,将能够利用中国石化易捷线上及线下资源,推广并销售产品。(本报记者王楠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国城市报》(2025年04月21日第03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