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湖北省图书馆联动楚天书房科技支行分馆举办“京剧发箍DIY体验”活动,将非遗文化与阅读推广创新融合。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付理花绘声绘色地给小读者们介绍了传统戏曲与武汉的缘分,以及京剧盔头的不同种类和适用场景,看到冠、盔、帽、巾的不同结构和样式,小读者们啧啧称奇。在亲子手工制作环节,付理花现场演示京剧发箍的制作步骤,指导亲子家庭按扭、按、粘、贴等环节制作。小读者们小心翼翼地将扭扭棒、绒球、发箍等元素组合成型,将扭扭棒弯折成京剧盔头的轮廓,再将绒球粘贴在扭扭棒上。家长则化身“盔头师傅”,协助固定发髻造型。在成果展示环节,孩子们戴上亲手制作的京剧发箍,定格精彩瞬间。少儿阅读推广人还向小读者推荐《京剧会说话》《京剧趣谈》《京剧》等绘本和图书资源。
“我奶奶特别爱看京剧,电视里的关公戴着威武的帽子,没想到今天我也拥有了一个,还是我自己动手做的!今天我还知道了不同身份的人佩戴不同种类的盔头,京剧背后的文化真有意思。”7岁的涵涵跟少儿阅读推广人分享着她的喜悦。
此次非遗活动进分馆,是省图书馆践行非遗传承保护,创新“阅读+非遗”的实际举措,也是将资源与分馆、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互通共享之举。未来,省图书馆将持续深化少儿阅读活动资源下沉机制,通过空间赋能、数字联动与社会协作,推动非遗“进分馆、进基地、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充分发挥公共文化阵地优势,让非遗保护成果更多转化为惠民文化服务,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得以保护和传承。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