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播客视频化节目《行走的思考》发布。这档跨界共创的深度思考类节目,以“思行大千世界 内观百态人生”为创作理念,通过12集“播客+视频”双重制作手法的全新创作模式,展现出6位在人生旅途中果敢向前的行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突围与坚守。
在全球数字内容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播客视频化已成为重塑内容生态的重要趋势。Spotify、Apple Podcasts等国际平台已实现视频播客渗透率的突破,而国内视听融合赛道仍处于初级阶段。《行走的思考》由喜马拉雅出品。记者了解到,本节目突破播客节目的静态框架,交融了“动态对话”制作模式,满足了“视觉+听觉”双通道信息接收需求。
节目由《故事FM》主理人爱哲担任主理人,他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厚的内容表达,为节目注入更多情感与故事性。音频节目(30分钟)与视频节目(10分钟)每周同步更新,用户可以通过喜马拉雅平台观看和聆听。爱哲携其14年故事挖掘功力,与嘉宾在具象化的人生场景中展开思辨——消防车呼啸而过的街巷、泳池激荡的水花间、卡车穿越的旷野里……每个场景都是叙事语境的延伸。爱哲说,“我这次收集故事的方式有点不一样,播客视频化是我们的一次全新尝试,从听讲述者的声音,到走进他们的生活,让我们在时间的旅程里边走边聊……”
首期曝光的节目探讨的是消防员职业背后的勇气与责任感。摄像机跟随上海普陀区宜昌消防队代表王彦升穿越警铃骤响的走廊,记录下抢险装备检查的紧张与出警时刻的条件反射。当王彦升谈起“我们是距离死亡最近的职业”时,观众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燃烧的楼宇。观众们也能在视听的双重沉浸中读懂“守护者”三个字的分量,这档节目希望能契合Z世代“在场体验”的内容消费诉求,构建商业与社会价值的共生。
在后续节目中《行走的思考》邀请了来自不同职业背景的六位嘉宾,除了消防指导员、还有曾经的铁人三项冠军、开卡车寻找灵感的画家、女船长、公益组织者和反诈女警官。这些人生行者用自身经历诉说他们在面临困境和选择时的真实心路历程,如何在人生转折点上与生活和解,逆流而上。节目设计围绕“社会中的我”“家庭中的我”“独立个体的我”三个人生维度展开,每位嘉宾将通过两集内容分别讲述其职业使命与生活故事,展现出不同行业、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生百态。《行走的思考》节目嘉宾、退役运动员素素队长在现场表示:“我觉得人生要有意义,要有力量,要有真实,奖牌会褪色,真实永远存续。”她的发言也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