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参与的文化实践形式,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发挥着重要载体作用。日前,在“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际,“过年——春节主题展”亮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据悉,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3月2日。
2024-12-26 15:22:21《开播吧!国潮》节目剧照。日前,文化节目《开播吧!国潮》第二季——“传承季”播出,节目集结众多热爱国潮文化的优秀网络主播与非遗传承人,用创意赋予传统文化时尚气息,焕发“中国风”的生机与活力。青年主播们纷纷表示,他们将不断创新,为艺术舞台带来更多可能,为传统文化、国潮文化的传承弘扬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024-12-23 15:39:53全新驻场演出《澳门2049》近日首演,在80分钟的时间里巧妙融合现代科技,赋予中国非遗充满未来感的全新呈现形式。整场演出使用了国际通用语言对节目进行创意阐述,巧妙融合了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科技。在业内看来,《澳门2049》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创新与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
2024-12-20 16:26:3212月14日,“当代芜湖铁画大师艺术作品及铁画史料巡展”走进湖北武汉,参观者络绎不绝。市民张女士对这项“铁为肌骨,并画为魂”的锻制技艺震撼不已。芜湖铁画以铁为主要原料,通过剪、叠、錾、锻、铆、焊、锉等多道工艺手工制作而成,历经300多年的淬炼传承至今,被誉为“中华一绝”,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
2024-12-19 14:01:04中新网12月17日电 十指翻飞,一按、一搓,拧出一根根漂亮的麻花……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活动,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的麻花博物馆展开。40名来自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泰国留学生来到这里学习、制作非遗麻花,并展开趣味比拼,体验美食背后的匠心与技艺。作为非遗项目,重庆磁器口的特色麻花,在继承传统过程中,也不断创新。“为了使麻花更符合年轻人口味,我们目前已经研发出了40多种不同口味的麻花。”
2024-12-17 15:03:46千百年来,许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在这里生根发芽,展现出黄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陕西绥德泥塑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让绥德泥塑技艺传承下去,绥德县还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乡村活动,运用现场、网络教学等形式,让民俗泥塑非遗文化深植学生心田、“飞”进千家万户。目前,绥德县泥塑从业者有30多人,每年组织传承人进校园、进乡村等活动600余次,参与人数超30万人次。
2024-12-16 14:53:55近日,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公布,在优秀戏剧作品中,《天山雪》《先声》两部杂技剧赫然在列。这些年,一批杂技剧作品集中排演,吸引了很多观众。或许,不少人是因为期待看到杂技的惊、险、奇、绝而走进剧场,可当观演结束时,他们赞不绝口的往往不单单是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技艺——“没想到杂技这么好看,不但技术好,内容也好,表演更好!”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的中国杂技,焕发出全新光彩。
2024-12-11 15:03:22对于传统工艺美术而言,时间是挑战也是机遇。走访中,不少热爱传统工艺美术的年轻人这样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共有417项传统美术项目,涵盖绘画、雕塑等多个美术门类。让艺术作品融入日常生活,将传统工艺美术引入课堂,用现代科技为传统工艺美术注入新的活力……一笔一刀、一墨一彩,属于传统工艺美术的青春故事正在他们手中勾勒。
2024-12-10 18:56:59随着模特们沿着展馆斜坡款款走下,4个专题锦绣系列服饰竞相绽放,宛如一幅幅生动流转的画卷。前不久,在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古老的锦绣服饰焕发着时尚魅力,引人注目。当天,2024年(第四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开幕,文化周以“锦绣中华”为策展核心,结合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等形式,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探索非遗保护新路径、产业新场景、市场新业态。
2024-12-09 16:51:32《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