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推动文化交流互鉴、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近日,中国—东盟文化遗产主题对话活动在广西南宁举办。活动以“从‘活’起来到‘火’起来”为主题,聚焦面向东盟的文化遗产领域合作。来自中国、柬埔寨、泰国、越南、老挝等国的专家学者以中外文化遗产互鉴为题,共话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发展新机遇。如今,故宫博物院已逐渐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张名片。
2024-12-04 14:55:05浑身是孔却滴水不漏,是江西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玲珑瓷的特点。玲珑瓷的制作需先在素坯上镂空雕刻,再填以“玲珑釉”,这种釉料经烧制后变得通透,器皿在光影下就像玲珑孔洞一般晶莹璀璨。“只有传承没有创新,技艺必定会止步不前,缺乏生命力。”景德镇富玉青花玲珑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玲珑釉配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吕雅婷说,“而只顾创新忘了传承,就会如同无源之水,缺乏长久发展下去的底蕴。”
2024-12-03 15:52:5711月27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室外)竞赛现场,来自新疆的“高空王子”阿迪力·吾休尔及其团队表演非遗“达瓦孜”,在高空钢丝上展示的杂技动作频频引发观众喝彩。2006年,“达瓦孜”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迪力·吾休尔出身于“达瓦孜”世家,是家族第六代传承人。
2024-11-29 10:47:19入夜时分,华灯璀璨的江苏省苏州古城区里,身穿宋锦“新中式”服装的年轻人流连于古宅深巷、小桥流水之间。往南数十公里外的吴江区盛泽镇宋锦文化园里,前来选购宋锦箱包、围巾的客人络绎不绝。一墙之隔的宋锦织造车间里机器轰鸣,上百台织机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宋锦历史悠久,精致典雅,质地柔韧,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我国三大名锦。钱小萍毅然决定尝试“复活”宋锦。
2024-11-28 15:12:14本报福建龙岩11月26日电 11月24日至26日,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共建设9100余家非遗工坊,涉及1721个县域,直接吸纳27万余脱贫群众实现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6万元,帮助当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2024-11-27 20:14:27江西省鄱阳县日前举办鄱阳张王庙庙会,数百人组成巡游队伍,吸引市民游客沿途观看,行经路段也成为民俗集会和非遗展演的超长舞台,展示非遗独特魅力。2013年,鄱阳张王庙庙会入选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鄱阳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旅资源,创新打造张王庙庙会等文化IP,在传承和弘扬庙会传统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庙会的新内容和新形式。鄱阳县张王庙管委会工作人员潘国武说。
2024-11-25 23:04:27在青海省西宁市南凉古国虎台遗址公园内的西宁非遗馆里,站在开放式的西宁社火泥塑展区前,不少市民的思绪被拉回到那些充满温情与欢笑的岁月。截至目前,西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省级项目48个,市级项目57个,区县级非遗项目275项。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关戎表示。通过“老手艺”与“新舞台”的融合,西宁非遗馆促进了非遗文化艺术的交流、发展与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11-22 10:46:20历经腾退、修缮、保护后,作为京剧艺术交流传播中心的梨园公会,在北京市西城区开馆试运营。同日,纪念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北玥与时代同行—讲好中国故事》演出发布会举行。随时光流转,有关名称曾为“精忠庙”“北京梨园公益会”等,见证着国粹京剧艺术的辉煌历史。本次活动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北京京剧院主办,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梨园公会承办。
2024-11-21 15:43:15截至目前,各级政府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近年来,非遗不仅得到了有效保护,还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他们的经历是中国非遗保护事业的缩影;他们的故事引发公众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情——11月15日,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在京揭晓,向为非遗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非遗工作者致敬。上述两位学者入选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是社会对专家学者在非遗保护传承中所作贡献的认可。
2024-11-19 21:04:56《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