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的美团外卖订单,请及时处理。”在北京通州区经营杂货店的周宇,早已习惯在这样的提示音中开启一天的工作。高峰时,提示音平均2分钟就会响起一次。
在即时零售受到更多消费者欢迎的情况下,周宇将杂货店“搬”到了线上零售平台。疫情期间,线上订单成为门店的支柱,在5月份北京疫情严峻时,店里的订单达到平时的1.5倍。
一部手机,一头连着实体小店,一头连着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而在疫情之下,即时零售模式与实体门店更加紧密结合,像周宇这家杂货店一样的小店,服务着周边三五公里的社区消费者,不仅保证了众多市场主体的成长,也担当起民生保供的重要责任。
即时零售的发展,让消费者习惯在手机上“逛”超市和便利店。 受访者供图
小店生意线上大涨
周宇今年30岁,来自湖南。前些年,他在湖南老家开过线下百货超市。去年他和妻子来到北京,在通州经营一家杂货店,80平方米的店铺,24小时营业。店里除了夫妻俩,还雇了两三个店员。
随着顾客开始习惯用手机购买日用杂货,周边社区订单日渐增多,夫妻俩决定把杂货店“搬”到线上零售平台。上线没多久,北京出现疫情,小店线下客流明显减少。令周宇意外的是,杂货店生意却靠着线上外卖实现大涨。“今年5月份疫情严峻时,订单增长大概3000单,是平时的1.5倍。”
来来往往的外卖小哥,连接了杂货店和消费者。尽管素未谋面,周宇却觉得和周边的消费者已是老熟人,“在后台能看到,不少消费者已经在线上复购了几十次。”
来北京不过一年,周宇的小店已经收回成本,每个月都能做到盈利。最近一个月,杂货店线下加上线上多个平台的营业收入接近100万元,其中美团平台的营业额占到55万元。
经营小店,周宇也有所感悟。他说,最重要的经营技巧就是观察,随时观察消费者需要什么。“春天大家都爱露营,野餐垫、烧烤箱、木炭就卖得很好。疫情严峻的时候,我们就多上一些消毒液、酒精。夏天到了,驱蚊产品、消暑产品、饮料卖得多。总之,就是多站在消费者角度想想,可能家中临时缺什么东西。”
炎热的夏季,酒水饮料热销,“消费者都希望喝口冰凉的,每天至少能看见几十次‘要冰镇的’订单备注。”周宇妻子说。接到订单后,夫妻俩把冰饮装袋、打包,等外卖小哥送货,再给冰柜补上新的饮料。
目前,周宇的杂货店共有2000多种商品,依靠外卖小哥来回穿梭,能在30分钟内,满足周边5公里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周宇觉得,尽管每天都守在店里,却也时常从消费者的订单里,感受到他人生活里的紧急和松弛。
即时零售助力实体小店高增长
周宇说,把杂货店“搬”到线上零售平台,不仅小店在北京扎下根,更让他意识到年轻群体的新消费潜力。 他的目标,就是继续主打日用百货品类,服务好周边5公里社区的即时消费需求,慢慢把小店做得更好更大。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总体趋稳,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超市、社区便利店等零售业态,也在稳步增长。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5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便利店、专业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0%、4.7%、1.2%。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5月,该平台的超市便利店线上订单额连续保持约70%的增速,6月上半月同比增长近45%。这也意味着,今年以来,实体小店的线上交易保持高增速。
“疫情使得即时零售这样的新模式与实体门店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区域已有超过2万家超市便利店上线美团平台,以社区超市、杂货便利店为主。近期,随着即时零售概念被更多消费者接受,上线门店的数量还在继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