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报良品铺子被举报事件:所涉配料表问题并不成立
2024-11-19 21:27:59为进一步规范茶叶市场经营秩序,营造绿色低碳消费环境,11月12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崇文门地区茶叶经营主体开展茶叶过度包装检查。本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
2024-11-13 21:35:15自11月1日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肉类销售点正式开启“桂食安”溯源码统一公示。消费者在购买肉类产品前,可以用手机扫一扫肉类销售摊点前的“桂食安”溯源码,即可查明商户名称、商户地址、商户证照、所售猪肉来源地、屠宰地、猪肉产品入市合格证等详细信息,实现电子证明随手查、全程可追溯,确保了肉类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王沁雪 本报记者顾艳伟摄影报道
2024-11-11 13:39:08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在西安市阎良区举办特殊食品生产企业强化风险防控落实主体责任现场观摩活动,推动西安市特殊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两个责任”见实效,共筑特殊食品安全防线。企业代表在交流中表示,要不断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责任制,从严从细严把质量安全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当好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2024-11-01 12:46:16农产品品牌保护和“打假”刻不容缓。应采取“疏堵结合”的模式,构建一个兼顾品牌保护和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为农村土特产打造“金名片”,促进农业产业持续升级。于是,一些渴望高价的销售者、生产者动起了让自家农产品“蹭名牌”的歪脑筋。据了解,当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被侵权情况较为严重。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加持,严堵农产品品牌侵权监管宣传漏洞。
2024-10-30 19:34:12为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近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场监管局出台30条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举措,涉及市场准入、市场竞争环境、市场创新环境及市场法治环境4个方面。
2024-10-24 11:42:45“进口”“出口”只是正常的商品交易,进口水果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不过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产物。消费者在擦亮眼睛辨别真假的同时,不妨破除对进口水果的迷思,理性消费。近日,央视记者揭露了水果市场假冒进口水果的真相。商家通过包装印外文,将国产葡萄等水果冒充为进口水果,售价高昂。而在监督检查之外,也可广泛传播进口水果相关名录,等消费者们熟知后,也可杜绝一些冒名顶替产品。
2024-10-23 15:49:44连日来,由于昆明官渡区长丰学校食堂内发现臭猪肉食材引发的“风波”持续发酵。10月19日晚,由昆明市官渡区市场监管、教体、公安、农业农村、卫健等部门成立的联合调查组通报了该校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仅仅在成立1个月之后,润升物业就办理了食品安全许可证。为润生物业供应食材的云南采云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23年4月。
2024-10-21 21:42:13以“东北雨姐”及其关联人为例,其近90天内直播14场,场均销售额在250万至500万,仅今年就已新成立8家传媒类公司,3月一个月就成立了5家。“东北雨姐”的“红薯粉风波”有了定论。“红薯粉风波”中的生产企业就曾在今年内被两次行政处罚,其中还包括违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024-10-15 16:31:52《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