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在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棬坪村二组村民游万均的院坝里,村纪检委员平刚正和驻村工作队一起了解他的低保补助金到账情况。
翻开平刚的工作台账,上面写满了这段时间走访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未完成的监督事项、该销账的工作任务等内容。用他妻子黄祖秋的话说,这个本本“是他的‘传家宝’,一般人‘动不得’。”
加班完善当天工作台账成了平刚的习惯
为更好的强化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后的监督制约,筠连县结合实际,建立对村(社区)干部的蓝黄红“三色”廉政风险管理机制,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赋能现代化基层治理。
在全县172个村(社区)选优配强“熟财务、晓民情”的村级纪检委员,12个乡(镇)纪委结合实际,每月为各村(社区)“量身定做”监督主题,派发简便易行、务实管用的监督任务清单,村(社区)纪检委员则按照“派单监督——照单验收——制单反馈”工作模式精准监督。同时,根据各村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风险高低,为村(社区)干部制定蓝黄红“三色”廉政管理模式:坐班值班制度执行、村级事务应知应会实行蓝色跟踪;“三务公开”“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实行黄色跟进;而民生领域的低保救助、救灾救济等内容则实行红色风险管理。
根据各村重点项目,制定蓝黄红“三色”廉政管理模式
据介绍,今年以来,全县村(社区)纪检委员共走访群众1.9万余人,开展监督检查305次,抽查资料124余卷、财务账簿100余册,收集意见建议401条。
“以前还真不知道如何开展监督,现在手里有了‘方向盘’,让我工作起来更有方向、更有目标,也更有底气,村里一年比一年发展得好,群众也更加满意。”平刚说。
平刚所在的棬坪村有农户1221户5060人,全村以种养业为主,村内有生态茶园8000余亩,养殖大户62户。此前,村集体经济基本没有什么收入,今年年初,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棬坪村两委班子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共谋发展事宜。为群策群力,平刚在深入走访群众,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向两委提出充分利用村本土人才组建建筑工程服务队和建筑工程公司的建议得到两委成员的支持和村民代表大会的认可,成立了棬坪村创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村集体创收7.6万元。在实施村组道断头路修建时,平刚又督促村两委公开报名、比选、改变了过去由熟人承包施工的状况,将村内的大小事真正的“晾晒”出来。
平刚走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
“要是在过去,我就是‘一支笔’‘一把抓’,村里要买个2000元以内的东西,我一句话、签个字就行,现在完全不得行了,平委员随时都盯起得,从经办到审批,得有4个人签字才行,如果价格高一点或者程序有规定的,还必须要经过镇上包村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核才可以,什么都是阳光透明的。”棬坪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成华说。
针对群众普遍关心、高度关注的事项,平刚还通过小组长半年述职、群众“点对点”质询、“阳光面对面评议”院坝会等方式,多维度,立体化加强微权力的监督。“我就是群众身边的‘纪委’,这个‘探头’我要一直亮着,让大家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平刚说。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