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前沿

“双高”院校要舞好高质量发展“龙头”

2021年09月23日 15:59:1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王振洪

随着“职教20条”、“双高”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大文件、大项目的出台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大发展、大变革的重要机遇期。跨入“十四五”,国家积极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头羊”,“双高”院校应牢牢把握新趋势、新要求,精准发力,引领开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精准把握发展新趋势

“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改革的战略任务及发展趋势,具体体现为六个走向。

一是办学定位从层次教育走向类型教育。“职教20条”和职教法修订草案确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法律地位,政策供给更直接,发展理念更鲜明,教学改革也更坚定,以适应性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将被确立并不断完善。

二是职教体系从体系雏形走向优化完善。通过夯实中职基础地位、巩固专科高职主体地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探索更高层次的专业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完善职教层次结构。通过深入推进普职融通,全面统筹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进一步促进职教内外部协调发展。

三是国家制度从标准规范走向制度体系。“职教20条”提出“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设计了办学标准、专业目录、教学标准、职教高考等体系化的制度框架,未来发展的重点就是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是育人模式从校企合作走向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将不断推进“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适切与匹配,通过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产业学院、职教集团、未来学院等多元化的产教融合平台,将更加强化“产学研训创”一体化、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五是服务社会从单一零散走向多元精准。随着育人导向从促进就业向生涯发展转变,教育对象向企业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和社区居民等多元群体拓展,技术服务从课题、专利、论文等转向技术成果转化,职业教育将切实承担起精准服务社会、精准赋能产业发展的使命。

六是国际交流从注重引进走向重在输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职教开放合作不断深入、对外输出进一步扩大,政校行企结伴“走出去”将成为最重要的路径,为国际职教发展贡献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

当好区域发展服务者

支撑发展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价值导向,“双高”院校要在推动区域发展上建平台、拓路径、成高地。

要打造产教融合发展高地。致力于产教融合平台的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与地方政府、区域产业对接,同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技能型社会建设深度融合,探索实体化的产教利益共同体建设,搭建多元产教融合高端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校企合作技术路径和整体解决方案。

要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高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创新引领、技术引领和标准引领,深化德技并修、“岗课赛证”融通、“政校行企”协同的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区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重要来源、未来“大国工匠”的成长摇篮。

要打造技术创新服务高地。深入行业、企业了解技术需求,围绕区域重点产业中“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进口替代等难题开展攻关,依托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构建深度融入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当好职教改革引领者

固根本扬优势,继续领跑全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是“双高”院校的时代使命。

要对接产业发展推进专业迭代升级。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在控制规模上形成共识,在动态调整上形成机制,在集群发展上形成格局,系统优化专业发展生态,打造高水平专业集群。着重围绕数字化转型升级、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从专业内涵上全面推动升级发展。

紧扣产教研用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学校人才发展体系,实行教师分层分类培养的“培基”工程、人才分级分步成长的“培优”工程,构建人才逐级培养、高端人才引领发展的校级、省级、国家级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弹性用人机制,吸引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完善高水平“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聚力重大改革形成经验成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围绕重大前沿问题及政策、制度、标准、模式、路径,形成一系列“专精特新”的经验范式。

当好职业本科先行者

《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以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为基础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双高”建设促进职业本科、以职业本科提升“双高”内涵,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双高”院校要从三个层面切入,率先探索职业本科人才培养。

首先,专业设置角度,要服务新产业、面向高层次。职业本科专业设置应以满足产业持续创新升级为需要,以服务“新产业”为引领,瞄准战略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所对应的领域,开设普通本科无法培养而市场又稀缺的专业,实现教育链与国家及区域高端产业人才链的对接。

其次,培养目标角度,要符合新要求、展现高素质。职业本科所培养的是区别于其他本科教育的“职业人”和“技术人”,应该面向产业高端、适应企业技术更迭,将学习高新技术知识、复杂技术技能和培育职业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培养出能够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再其次,培养路径角度,要采用新模式,体现复合性。高层次“技术人”和高素质“职业人”的融合,本质是要体现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知识性与技术性的复合、适应性与可发展性的复合、创新性与素养性的复合。因此,“双高”校要将职业实践体系、工作任务体系、职场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强化“文理交融”培养新理念,探索“岗课赛证”融合新机制,推进教学内容职场化新改革,探索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范式,打造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本。

责任编辑:王碧洁
  • 职业教育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