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前沿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要把握六个“稳”

2021年10月20日 16:07:24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王博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在进行智能制造系统综合实训。王晓勇 摄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笔谈⑤

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地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战略举措,是打好职业教育“翻身仗”的关键一役。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保持职业教育方向不变、培养模式不变、特色发展不变”。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关键要在“稳”字上下功夫。

稳方向

职业本科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百家争鸣,政策标准尚待完善,试点改革已然推进,急需指明发展方向,校准实践偏差,开启崭新未来。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培养学生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要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服务稳就业、保民生、促升级。要坚守本科高层次要求,遵循本科教育基本规律,推进人才培养、应用科研、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提档升级,提升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对接高阶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稳定位

职业本科教育既不是职业专科教育的“加长版”,也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复制版”,要坚定做好自己,找准特色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宽度上,要适应高端产业、产业高端的高阶职业岗位需要,强化掌握多项技术技能的“复合性”。在培养深度上,要适应既定职业岗位发展需要,强化掌握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技能的“精深性”。在培养高度上,要对接职业岗位技术迭代与变迁需要,强化适应和推动技术变革的“创新性”。“三性”培养定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复合性”是基础,主要影响学生初次就业的岗位适应性;“精深性”是关键,主要影响学生就业后短期内既定岗位的发展后劲和潜力;“创新性”是引领,主要影响学生就业后长期技术迁移能力和长远发展的高度。

稳模式

职业本科教育必须扎稳职业教育根基,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探索出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要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将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公民意识、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正德行、厚基础、强能力。在课程体系上,要依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培养方案,设计模块化、可灵活组合、既满足多岗位需要又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的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上,要构建技能大师、企业高水平工程师、校内专任教师混编团队,学校教师参与合作企业技术研发,研发成果作为真实案例反哺教学,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重点指导实践教学,技能大师承担综合实训和竞赛指导,并担任青年教师导师,一对一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形成“三师并用”的师资结构格局。在培养评价上,要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际证书、领军企业证书等各类证书标准有机融入课程内容和毕业要求,打造社会、家长、学生多元主体参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注重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对课程建设的理念、目标、内容、资源等全过程评价,并重点评价学生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推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持续提升。

稳节奏

职业本科教育尚处于试点探索时期,其人才培养成效和社会服务能力尚未得到实践检验。因此,在发展节奏上要保持定力、统筹谋划,优中选优、巩固优势,稳住速度、控制规模,才能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整体有序发展。坚持高站位规划,将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作为引领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融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布局,使职业本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同频共振,与国民教育体系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坚持高起点建设,以“双高计划”学校等优质职业专科学校为基础,严格按照设置标准建设一批代表职业教育高水平的职业本科学校;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甚至高水平工程类大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办职业本科专业,扩大优质职业本科教育资源,增强职业本科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支持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职业专科学校部分专业实施职业本科教育。坚持规模总量控制,按照《意见》确定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比例目标要求,科学核算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设置数量,结合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以及与产业发展契合程度,合理安排年度职业本科学校审批和专业设置备案节奏,稳步扩大职业本科教育整体规模。

稳质量

从现有办学路径看,未来职业本科教育将形成以优质职业专科学校升格为主体、以独立学院合并职业专科学校转设为补充、兼有普通本科高校和职业专科学校举办职业本科专业的发展格局。要确保职业本科教育整体发展的高质量,需要国家、省级和学校层面协同发力。在国家层面,要建立职业本科学校分类管理体系,根据学校性质、办学水平、专业特色等分门别类开展政策指导、评价评估和宏观管理;要加快完善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双师型教师、数字化校园等标准体系,并强化政策标准的办学引导作用。在省级层面,要加强政策统筹,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国家各项政策要求,不低于普通本科高校落实生均拨款、人员编制、干部配备等政策举措,大力支持职业本科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学校层面,既要学历层次“升格”,更要办学内涵“升级”,要对接高阶职业岗位需要培养一批复合性、精深性和创新性兼具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档升级;要推进技术研发由推动工艺改进为主向服务技术革新为主转变,力争若干产业领域的技术引领,实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要构建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为引领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深化两级管理制度改革,激发办学单位活力,确保办学质量持续改进,实现管理治理体系的提档升级。

稳心态

职业本科教育从政策文本落实为办学实践,职教战线欢欣鼓舞,众多高职院校举全校之力精心准备。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将升本作为唯一目标,忘却人才培养的初心使命。针对当前形势,稳定战线和社会的心态非常重要。一方面,从短期来看,要强化政策解读,让战线清晰了解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的界定范围、指标的控制尺度、工作的推进节奏等,让不在遴选范围内的“不躁动”,未达标准要求的“不妄动”。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要注重评价引导,形成不以升格论英雄、不以层次定地位的评价导向,巩固职业专科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逐步缩小与职业本科学校在生均拨款、人员编制、政治待遇等方面的差距,引导职业专科学校持续聚焦办学内涵。此外,聚焦院校层面,要提升内涵特色。服务决定地位,特色引领发展。职业院校只有在专业办学上练就“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本领,在某一项或者若干技术领域实现引领,才能持续提升办学地位和社会认可度,从而巩固发展定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王碧洁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