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3日电 (朱贺)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23日在北京举行,围绕“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协商议政。专题讨论阶段,多位全国政协常委、委员建言,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等方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着力提升就业质量。
“就业涉及方方面面,从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看,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既是现实的、迫切的,也是永恒的。”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建议,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未来国家重大战略。
从重构职业教育体系、理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的角度,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在高等教育阶段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立交桥”,确保其开放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来进行调整。
他还建议将职业教育的起点后移,待学生高中毕业后再进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流;适当延长高中后的职业教育年限,并将其与就业挂钩,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培养职业技能等方式,实现“入学即就业”。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亚平建议,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例如扩大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以缓解“有人无岗”和“有岗无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席南华谈道,现代社会对家政等服务需求巨大,但家政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市场上也缺乏让人信赖的品牌,从业者缺乏社会关怀和归属感。他建议对家政服务等社会需求大的行业,从加强社会保障、扶持高等教育相关专业、提供人文关怀等方面发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从业人员,促进行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围绕建立完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激励机制,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黄跃金建议,通过帮助劳动者解决购房、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使其真正实现“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李伟亦指出,要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劳动者最光荣”的理念,从制度、政策上赋予劳动者应有的薪酬待遇、社会地位和权利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