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小县城挺好的

2022年07月11日 15:31:30 董剑华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些年我所居住的小县城,人流量在逐年减少,消费不够活跃,线下生意难做,许多偏僻一点的门店集中连片的处于关停状态。傍晚的街道上,除了那些碰来碰去几乎能叫上名字的锻炼人,很少有一大波生面孔逛街的现象发生。而步行半个多小时上个大坡就能抵达的新区,这几年人口爆棚,住宅高楼像搭积木一般一栋栋拔地而起,其间人头攒动如同蚂蚁。

小县城有上千年历史,曾经繁华一时,出现过医药学界、书法界的领军人物。现如今是人口出生率低了吗?不是。国家放开二孩政策这几年,大多家庭都添丁增员,直接引发新一轮入园难、上学难问题。而且人均寿命与全国水平持平,老年人越活越年轻。那人都去哪儿了?本地流行一句话,“在县城挣钱糊口,去新区安家落户,到省城消费购物。”答案也许就在这里面。

前些年,县城发展中出了些问题。新城建设还没到位,老城改造就大举拆迁,土著居民被迫搬家,租住多年,而新楼盘或因手续不全或是资金短缺等原因迟迟不能交付使用。无奈之下,很多人到新区买现房。呼朋引伴,越来越多的老县城人就搬到了新区居住。而那些上班族还得在县城继续上班,只是原来走着去上班的日子一去不返,只能开车上下班了。

居住人口减少,消费就拉动不起来。试想一个偌大商场,雇员都比顾客多,那还能有多大利润呢。饭店老板在门口眼巴巴等食客,黄花菜都凉了。

故土难离,没搬走的多半是老年人,导致小县城人口明显老龄化。出门总能看到一对对老年夫妻相伴左右,广场也是广场舞大妈的专场。沿河风情走廊上,中年男女慢慢悠悠打着太极拳。想要看到一波又一波漂亮帅气而又风风火火的年轻人在眼前打打闹闹,那样的场景相当难得。

尽管小县城发展没赶上趟,可它仍在发展。一些红利在含蓄地释放着,一些惊喜在徐徐展开中。

那些坚守下来、没搬走的老县城人,仍习惯于在家一日三餐炊烟不断。家家饭做得精致,吃得舒心,根本不在乎出门身上残留点烟火味。

小县城人出门即是遛弯。不像大都市里,要么人挨人人挤人,迈腿落脚都难,要么撒腿疾走,似乎身后有野兽追赶的节奏。这里的人不急不缓,走得怡然、走得自然。尽管眼前看不见多少高楼大厦,但蓝天却毫无遮挡一览无余。白天看彩云朵朵,晚上赏一天星河。

在绿化面积渐长、公园数量翻新的情况下,小县城的居民徜徉其间,出没于绿荫丛中。除了各色鸟儿面前嬉闹,很少有人声嘈杂喧哗。你想坐坐,面前就有木椅石凳供你挑选;你想跑跑,脚下就是小石子漫铺的漂亮步道恭候你大驾光临;你想浪漫一下,拍个抖音,身后绝不会出现抢镜头摆姿势的闲杂人等。此时此刻,小县城人脸上大写着“满足”二字。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有私家车,成为实实在在的代步工具。但相较以前大家踩单车的年月,私家车可就占地儿太多,以至于停车难成为新的城市病。许多人去省城,总是把车远远停在郊区,坐地铁进城办事,若真要开车进城,那停车场“满座”几率是十之八九,你只能跟在一连串望不见头的车子后边转着圈地找停车场。而在小县城,道路开阔,两边的空车位隔三岔五就会闪现。即使在闹市区,啥时想进地下停车场,由你做主。街面上开车,也有堵的时候,但那都是偶然事件。

晚上,小县城的灯火是有数的,柔和不刺眼。车辆像归巢的鸟儿,都静静趴窝在街边的车位上。三三两两散步锻炼的人出没在行道树下,影影绰绰。远望,星空深邃,一切都静得出奇。小高层上几处亮光相继熄灭,主人睡了,小县城也睡了。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乔妙妙

县城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