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蓝绍敏: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 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2021年03月10日 21:24:45 人民网-贵州频道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增速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许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历史性跨越。“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对贵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补齐贵州农业发展短板、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蓝绍敏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蓝绍敏。

人民网: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调研,明确要求贵州“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请问贵州下一步有什么贯彻落实的举措?

蓝绍敏: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到贵州视察调研,时机特别重要、主题非常鲜明、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是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期间所作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是贵州当前和今后发展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示我们“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专门就“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出明确要求,这为做好新发展阶段贵州“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贵州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在3个方面开新局。一是在无缝衔接上开新局。脱贫攻坚打不赢,一切努力等于零;脱贫成果不巩固,所有功夫全白付。对贵州来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此,我们积极探索盘活用好扶贫资产的新路径,开发特色种养、民族文化、康养旅游、数字农业等新产业,激发脱贫群众自立自强的新动力,优化土地联农带农强农富农的利益联结、劳动力就业、农副产品销售、公益性岗位管理等新机制,深化对口协作新模式,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二是在高位衔接上开新局。高位推进有效衔接,关键靠发展产业、壮大企业、稳定就业。我们将树立乡村产业发展新导向,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由扩面转向提质,抓好农产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把产业项目更多布在县域、把就业机会更多留在农村、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分给农民。同时,积极拓展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加快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确保今年大见成效。三是在长远衔接上开新局。长远实现有效衔接,就是要立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系统谋划、科学规划,立足当前、志在长远,做好衔接。我们将对全省86个县(市、区)按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重点推进县、夯实基础县三类进行分级分类指导,全面启动乡村振兴。与此同时还将选择50个左右的乡村,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试点示范”,展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模样,走出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西部地区一般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之路,成为党建引领组织全面振兴的试点、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深化突破的试点、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巩固的试点,使之成为巩固脱贫成果的示范、产业持续发展的示范、西部乡村振兴的示范。同时,发挥好农业科技创新的先导作用,鼓励农业科研人员把论文书写在农村大地上,把绩效反映在农民口袋里。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蓝绍敏在普安县地瓜镇白叶一号茶叶基地调研。林民摄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蓝绍敏在普安县地瓜镇白叶一号茶叶基地调研。林民摄

人民网:近年来,贵州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向“十四五”,请问贵州农业发展还存在哪些短板,对于补齐短板下一步有哪些考虑?

蓝绍敏:这些年,贵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指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着力发展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至2020年,全省农业增加值由1714亿元增至2675.59亿元,由全国第17位升至第14位,迈入中等农业省份。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取得革命性成效、发生革命性变化的进程中,贵州农业发展仍有不少突出短板,比如市场化程度不高、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合作经济组织不强、农业科技支撑不力等,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今年,我们提出了“全省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着眼补齐短板弱项,着力处理好“4个关系”:一是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工作中,我们感到,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建立“造血”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是治本之策。我们将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在扶志上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在扶智上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和致富能力,打造就业产业双引擎,确保脱贫成果可持续、能长效。二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成为减贫人数最多的省份,成绩来之不易、成之维艰,但基础依然相当薄弱。我们将进一步夯实巩固脱贫成果各项基础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常态监测、动态帮扶机制,深入过细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不断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质量,确保脱贫成果巩固得住、拓展得好。三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们将切换好、运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成果巩固水平,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四是处理好富民与强省的关系。实践中,我们感到,农业、旅游业对全省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但实现强省目标必须依靠工业化拉动、城镇化带动。我们将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人民网:“三农”工作点多、面广、系统性强,对于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特别是乡村振兴工作,请问您有什么认识和思考?

蓝绍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各级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为我们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我感到,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有精准的施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将把精准体现在看问题的角度、抓工作的深度、定政策的精度上,真正把问题研究透、把工作做到位、把政策衔接好,使各项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二是要有历史的耐心。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按照中央安排和省委部署,贵州的时间表是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此,我们将从实际出发,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朝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三是要有系统的思维。“三农”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千头万绪。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抓细抓实体制机制一体设计、农业农村现代化一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内省外和线上线下市场同步拓展等工作,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四是要有改革的精神。改革是“三农”工作先手棋。这些年,贵州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探索出了“三变”改革等做法,实践中成效明显。我们将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进行到底,在农村“三变”、城乡融合、乡贤回乡、要素激活等方面,进一步善于找准改革方向,敢于作出改革选择,勇于实施改革探索,在试中明方向、在改中赢未来,通过改革为“三农”添动力、增活力、显效益。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竟闻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