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栏 > 智慧城市 > 智慧教育

权凌云的书画求索之路

2018年03月08日 01:24:44 来源:大河报 作者:陈海峰 陈萌萌

权凌云

权凌云作品

权凌云作品记者陈海峰陈萌萌文图

    人物名片

    权凌云,1980年出生,河南宁陵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荣宝斋画院马海方工作室成员,中国花鸟画创作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鉴藏报》副主编,宁陵县政协常委。师从著名画家马海方、刘兆英诸先生,现居北京。

    6岁受父亲熏陶痴迷于书法

    6岁受父亲熏陶,一张废旧的报纸,一支毛笔,开始了他书法临摹的第一课。经几十年如一日的强化训练与多位名师的精心指导,在其26岁,作品入选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令当年整个书坛都刮目相看。他就是来自宁陵县的艺术家权凌云。如今的他,遵循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原则,左手书法,右手绘画,艺术的造诣,均入佳境。

    3月6日上午,记者联系上了正在西双版纳写生的权凌云,从他的言语中,即使千里之外,也能给人一种阳光和温暖感。

    “书法是我灵魂的一部分。我爱书法,不仅仅是因为受喜欢书法的父亲的熏陶,更是因为我被书法那独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因为它可以让你体验修身养性的乐趣,感悟阴阳之道的传奇。”权凌云说。

    权凌云小时候,常常见父亲在家练习书法,对父亲非常崇拜。于是,在他6岁那年,不由自主地拿起一本《颜勤礼》的大字毛笔字帖,一张废旧的报纸,一支毛笔,开始了他的第一课。

    至今,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写的第一个字是“一”。权凌云说,别看“一”字只有一横,分量可不轻,当时写的时候就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拖着他一般,怎么也下不了笔,最后写出来竟是歪歪扭扭的。

    出乎意料的是,父亲居然表扬了他,还说,他刚开始写时还达不到这个程度呢!贵在坚持,还要讲究方法,慢一点,轻一点写,开始要顿笔,收笔时也要顿笔。

    备受鼓励的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练习,废纸篓里堆满了他用报纸临写的颜体大字。上学时,权凌云也经常用铅笔练习,放暑假时,大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其他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他却用小树枝在沙土窝里练习书法。

    权凌云真正有意识地开始书法追求,始于12岁生日那天。那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支毛笔,同时也为他戴上了“金箍”,要他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老老实实写楷书。

    1999年,权凌云想去参军,但从军无门。入伍前的他已坚持写了6年楷书,打听到县武装部负责征兵的刘政委喜欢书法,便一个人跑到刘政委办公室,毛遂自荐,向其展示自己的书法功底,并凭借相对扎实的童子功,为自己赢得了非常宝贵的入伍资格。

    那年他被分配到开封当兵,在部队的8年,他每天仍然坚持4个小时以上的临帖时间。这也为权凌云在开封拜名师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现在想想当时对书法就有浓厚的兴趣,感觉看到每个字就像鲜活的一样,有温度,十分亲切。”权凌云说,那时常常坐在河边揣摩字体,有时甚至忘记回家。

    26岁入展“兰亭奖”震惊书坛

    1999年冬天,年仅19岁的权凌云去拜见开封市著名书法家李逸野,那时的李逸野已逾古稀。在李逸野的指导下从写唐楷开始,继续临摹、苦练,并要求他写大楷,即便是草书,也写小草,数月后,权凌云的书法大有进步,并得到李逸野的肯定。

    2001年,李逸野因年事已高,将权凌云推荐给了自己的学生刘兆英。刘兆英是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草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见到刘兆英,权凌云恭敬而认真地写下几个字,恳请刘兆英先生批评。

    没想到刘兆英高兴地说“中”,这让权凌云对自己的艺术前程满怀信心。

    此后,刘兆英对其精心指点,苦练大草,自此,草书成为权凌云书法的主攻方向。在刘兆英的强化训练与精心指导下,权凌云在书法上取得了惊人的进步。2006年,26岁的权凌云参加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大奖赛,当年便入展,“黑马”的杀出,令刘兆英、李逸野及当年整个书坛都刮目相看。

    2007年,权凌云参加全国九届国展,作品又一次顺利入选。

    2011年9月,权凌云来到北京荣宝斋开始接触绘画,先是参加著名画家郭石夫培训班,后在2013年转从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马海方那学习人物画,也是马海方这位“严师”,翻开了他绘画人生的新篇章。

    2016年,对权凌云来说是突破的一年。这年8月份,他的人物画《春到梨园》入选“2016——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马海方高度评价了权凌云:“从书法到绘画,权凌云不画则已,一画惊人。他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摸索,大胆采用重彩与水墨相结合,在人物的动态与形体方面进行提炼与夸张,重点刻画人物面部表情和手与足的结构,阔笔重彩,已渐次形成色足墨饱、艳而不俗、色墨结合的风格特征。”

    “凌云在书法天赋上是十分难得的,他的书法特点还包括他的用笔的时候非常自由洒脱,所以他的整篇作品给人的感觉仿佛是行云流水一般,笔势笔力跌宕起伏,浓淡相宜。他的草书线条力求老辣,浑厚飘逸,又不失简洁秀雅。是他同龄人中较有潜力的书法后起之秀。”央视《寻宝》鉴定专家、艺术市场美术馆馆长李学伟评价道。

    据了解,2016年,权凌云成功签约中国艺术公社,成功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2017年,权凌云再与北京博古典藏签约。

    遵循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原则

    近年来,权凌云遵循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原则,断绝世俗往来,遍访名家,博览历代名作,精研传世经典,长年坚持外出学习写生。对艺术的虔诚和痴迷使其悟及艺理,境界和艺术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

    每当他在创作上感到停止不前时,就会外出跋山涉水,几乎每年都有个三五次。

    权凌云说,他一直遵循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原则,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国的书画艺术每前进一步都得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基本功作支撑,其艺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每一个书画家从学习书画到成功成名都得从一笔一画学习古人和学习经典法帖名人名作开始,在漫长的艺术长河里脱颖而出。传统是学习中国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学习书画的基础,正是大家常说的基本功,就像学武术的练站桩,盖房子的打地基,所以基本功很关键。

    著名书法家刘兆英说,权凌云近几年的书画进步较快,每年外出写生寻求灵感都与他求精甚微和强硬的基本功有关。正因如此,他的字耐看,有古意,有气势,有内容,既普罗大众,也入高层法眼,受人喜欢。最受人喜欢的是他那行云流水般的线条与畅达的气势。一幅好字,有优美的线条组合,气势畅达,一幅字的价值也就彰显了。人们常说的意境、韵味、情趣、美学、人文情性,在他的作品中都能体现。

    “书画离不开传统的深造,也离不开到生活中去吸取营养,到大自然中去采风写生,寻找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不然艺术就得不到发展了!只有一边伸向传统的渊源,一边到生活中来体验,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原型,笔墨才能跟得上时代。否则艺术的创新也就成了口号。”权凌云说。




责任编辑:郭禹辰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7114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