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为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建议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更加重视在自然、社会不确定因素、未知风险面前,特别是基层协同处理、应急处置、动员应对的‘韧性’及其建设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说。
郭媛媛表示,以城市社区等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公众对不确定自然、社会安全风险面对应对为主要体现的韧性城市的“基层韧性”建设,还存在以下突出短板:基层与公众在灾难到来时应急协同、应对、处置的规定、边界、标准模糊;平急两用的社会基层应急应对机制、体系急需健全并应适应随时转换需要;线上线下社会应急管控等需进一步理顺机制以便协同作为。
为此,她建议,第一,完善城市应急响应与扶助、救助体系,厘清相关各方责任、义务边界,健全应急管控机制;第二,畅通社区基层信息数据联系、联动平台,夯实城市治理、应急的协同、组织、动员基础;第三,加强社区居民应急素质培育,提高公众应急能力水平,建立基层应急队伍与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