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先进材料化学与分析仪器创新研讨会暨智能化学测量学国际前沿论坛在青岛召开。本次会议由复旦大学、山东复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赵东元院士、江桂斌院士担任顾问主席,唐智勇院士、刘买利院士、陈晓东院士任大会主席,复旦大学山东研究院孔彪院长任执行主席。
论坛以“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为主题,聚焦先进材料、分析仪器与智能化学测量等前沿领域。与会嘉宾包括多位国内外院士、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智勇、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邢顺峰、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委副书记陈金秀、山东复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孔彪等出席并致辞,强调复旦大学与山东省在科技合作上的深远布局。
会议期间,复旦大学与青岛盛瀚色谱公司联合研发的超组装膜柱耦合手性色谱系统光华盛瀚SAF8000正式发布,标志着分析仪器国产化的又一突破。此外,大会还颁发了复旦光华创芯科学技术奖,表彰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取得卓越成果的学者。其中,赵东元院士、江桂斌院士荣获“杰出成就奖”。
论坛设置了多场高水平学术报告,涵盖功能材料、生物电子学、智能传感等前沿方向。同时,多家知名企业与行业机构积极参与,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创新产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本次论坛汇聚了盛瀚色谱、中润新德、中珀新材、零露仪器、青岛仪器协会、青岛表面能量等多家企业,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先进材料、分析仪器及智能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各企业围绕高端分析仪器、新型材料、精准检测设备等领域,展示了在科技创新和产品应用上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我国企业在高端制造和智能检测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代表表示,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加速融合,未来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核心技术突破、产品优化升级及市场应用拓展,以满足环境监测、医药分析、新材料研发等领域的产业需求。同时,论坛也为企业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创新资源对接,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落地。
本次企业参与不仅展示了我国分析仪器、智能检测设备及新材料领域的最新发展,也为未来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及行业生态优化提供了重要契机。未来,各方将继续携手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