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熊猫谷前,塞尔维亚“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博扬·拉利奇戴上熊猫头饰。(李佩蔺 摄)
“第一次来成都,第一次看大熊猫,很兴奋、很激动,我已经等不及了!”一下车,塞尔维亚“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博扬·拉利奇兴致勃勃地戴起熊猫头饰。高大的身材加上憨萌的造型,吸引了一众欧亚媒体同仁的目光。
8月30日上午,参加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的欧亚媒体考察团来到都江堰,参访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熊猫谷)。
占地2004亩的熊猫谷,前连成都平原,后接龙门山脉,处于大熊猫栖息地邛崃山山系和岷山山系的关键连接区域,因此成为大众接触、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窗口。
拾级而上,山间微风轻拂,一只只大熊猫悠然自在地啃食竹子。大家纷纷驻足观看,笑容洋溢地拿起手机,跟熊猫来一次近距离合影。
俄罗斯《俄罗斯报》视觉内容部副主编阿尔图尔·杰鲁诺夫在拍摄熊猫。(李佩蔺 摄)
“能够在大自然中见到它们,真是令人心情愉悦!我们都非常喜欢大熊猫!”俄罗斯《俄罗斯报》视觉内容编辑阿尔图尔·杰鲁诺夫一边忙着拍照,一边分享自己对熊猫的喜爱之情:“去年在莫斯科动物园,诞生了一只熊猫,我们全民征集,投票给它起名为‘喀秋莎’。可爱的大熊猫,让我们看到中国在动物和生态保护领域的努力与成绩。”
正如杰鲁诺夫所说,1953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只被救护的活体大熊猫就在熊猫谷被发现。今天,这里不仅生活着15只大熊猫、20余只小熊猫,还凭借贴近大熊猫在野外的自然生境,让人们不只“看熊猫”,更能感受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我们会继续探索熊猫生存繁衍的‘密码’,用实际行动向海内外游客讲好熊猫故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动物业务科科长王海瑞表示。
“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优美,花草树木之间,许多大自然的细节打动了我。回家以后,我会告诉我的妻子和孩子,我见到了大熊猫和它的美丽家园。”熊猫谷之行接近尾声,塔吉克斯坦“Asia—Plus”媒体集团创始人兼总编辑乌梅德·巴巴哈诺夫有些不舍。“我认为,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工作,非常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学习。”
可爱的大熊猫,打动着考察团成员们,也生动“讲述”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
媒体考察团成员在熊猫谷拍照“打卡”。(李佩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