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动态

数智赋能更好的教育——2024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开幕

2024年05月27日 15:06:44

5月25日,2024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正式开幕。本届活动以“数智赋能更好的教育”为主题,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部署,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的新思路、新模式、新场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贾建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韩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连保军,北京市海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石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董智杭,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共同启动2024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

image.png

开幕式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主持。他表示,随着教育事业和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正不断涌现。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年,聚焦教育与科技领域的要素融合,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时代需要,持续服务行业发展,赋能教育创新。

image.png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总经理赵伟鹏

嘉宾致辞

凝聚政产学研用智慧,赋能数智教育未来

贾建富:支持培育更具前瞻性、创新性、时代性的教育科技项目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贾建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推进,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趋势增强。海淀区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科技资源的融通共生,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活动为抓手,促进教育发展跨界交流。下一步,海淀区将围绕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持培育更具前瞻性、创新性、时代性的教育科技项目,以高质量成果支撑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建设。

image.png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贾建富

于发友:技术正在塑造现有的教育生态体系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已进入数字教育发展新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正在塑造现有的教育生态体系。针对数字教育的应用实践,要统筹做好区域和学校数字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大力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操作技能,持续提高数字技术助学助教效能,鼓励师生共研共建数字教育平台,同时关注师生个人信息安全,确保数字教育平台可信、可靠。

image.png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发友

韩民:教育应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能力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韩民指出,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事业,应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提升国家科技竞争能力贡献力量。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给教育变革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要更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道德培养。

image.png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韩民

主题演讲

聚焦智能时代教育变革,把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主旨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报编审、主编刘华蓉主持。

image.png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报编审、主编刘华蓉

林建华:打开学习边界,回归教育的本质

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华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主题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处于一个知识开放的时代,把握好人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独特性至关重要。教育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成熟的活动都可视为教育活动。立足人工智能时代,应打开学科、学习和学校的边界,充分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增强学习默会的知识和能力,从而释放内在潜力,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回归教育的本质。

image.png

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林建华

黄荣怀:人工智能可能颠覆旧有教育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黄荣怀在《迈向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新诉求与新形态》主题演讲中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使旧有教育体系发生整体颠覆,引发教育不平等、应用缺失等潜在风险。迈向智能时代,教育将形成众创共享的知识观、智联建构的学习观、融通开放的课程观、人机协同的教学观,着力提升师生在智能时代的胜任力,探索实践数字教学法,合规有序地开展人机协同教学。

image.png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院长、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黄荣怀

刘益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体系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刘益东作题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甄选与自主培养》的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使拔尖创新人才的甄选与培养迫在眉睫。拔尖创新人才是做出原始创新的杰出人才,要“以成果论英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让学习者利用技术手段向一流的教师和学者学习,学习系统化的前沿知识,实现精英教育的普惠化和人才的人工智能测试,实现从学历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开启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新模式。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刘益东

姜朝晖:培育与新质生产力相符的“新质人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所长姜朝晖以《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指出,教育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双向驱动、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以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要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理念、技术、场景等创新提高学校建设水平,培养具有持续成长心态与高意识学习特质的创新型人才,培育与新质生产力相符的“新质人才”。

image.png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所长 姜朝晖

熊永昌: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数字化教育环境

北京一零一中党委书记、校长熊永昌在《人工智能将赋能学校教育新质生产力》主题演讲中表示,教育正快速走向数智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正在被深刻影响。从学校层面来讲,应主动适应科技创新趋势,着力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探索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与学校基础课程的融合互通,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构建智慧教学生态体系,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数字化教育环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更大贡献。

image.png

北京一零一中党委书记、校长 熊永昌

圆桌论坛

立足AI大模型应用,畅想教育创新未来

在“教育AI大模型创新应用的现实与未来”圆桌论坛环节,视源股份未来教育集团(希沃)副总裁魏振水,百家云集团副总裁刘宇,外研在线首席技术官董晋鹏,腾讯教育生态负责人付金懋分别就教育大模型的应用、教育大模型的核心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教育生态服务者的责任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在“百模大战”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专属大模型的应用与实践始终是行业关注的重点。面向未来,教育大模型应进一步保障数据的时效性、合规性和安全性,助力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科技产品的研发和应用要紧跟国家政策引导,政产学研用深度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元宇宙教育实验室专家委员,《超级AI与未来教育》作者李骏翼主持圆桌论坛。

image.png

圆桌论坛

2024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

5月25日-6月2日

为期9天 精彩不断

中关村“教育+科技”创新周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发起,已连续举办十年,集聚了教育政产学研高端资源与优秀成果,成为了围绕教育创新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创新周活动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指导,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承办,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国际交流协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学会支持,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工商联数智教育商会、元宇宙教育实验室协办。

活动将从5月25日至6月2日持续举办,活动形式包括开幕式暨主旨论坛、平行论坛、教育工作坊、参观访学、教育创新应用体验展等,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学校育人模式创新、数字教育内容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产教融合发展等话题。

责任编辑:乔妙妙
  • 教育
  • 科技
  • 北京市海淀区
  •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