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康养,冬有滑雪,随着近几年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森林小镇野三关焕发出了“大城市”的热闹景场,外地游客交织而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别样的发展机遇。
毛继英原本在广东开着一家服装店,生意一直不温不火,听说家乡近几年发展前景很好,她便放弃了“洋生意”,选择返乡创业,在野三关集镇开了一家“土门面”。
“起初的我也只是卖一些烟酒茶及百货副食,后面一次回农村老家,就有一位邻居说家里手工做了麦芽糖,想请我帮忙卖一下,我想着麦芽糖也不占地方,就答应了下来。”毛继英介绍着自己返乡创业与“土”结缘的点滴。
巴东饴糖是巴东的非遗美食,深受巴东人民喜爱,但由于制作工艺十分繁琐、费时费力,手工饴糖越来越少。当毛继英将麦芽糖摆上货架,没有几天便帮邻居卖完了。
“原来农村的美食这么好卖!!!这我们老家太多了,我一定都要拿出来卖了试一试,让老家那些我们觉得‘不起眼’的农产品都能给相亲邻里带来收益。”毛继英感叹道。
她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说干就干,便开始谋划起来重新设计店面、主要销售那些土特产。
没几天,她的店面装修完毕,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将货架摆的满满当当,她憧憬着能够给她带来一笔不错的收益,但是野三关人口就那么多、市场就那么大,商品流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现实还给了她“一记重拳”,该怎么办?如何才能让流通速度提起来、收益增起来?一个个新问题又摆在了她的面前。
“继英妹妹,这哈你这铺子搞得有特色了蛮。”野三关市场部客户经理邹禄凤拜访时与毛继英话着家常。
“可别说了,当时脑壳一热,收的山货太多了,资金都砸进去了,可这个商品流通太慢了,回本慢不说,到时候该不会亏进去吧!”毛继英诉说着自己的担忧。
“哎呀哎呀,不要紧不要紧,有的是办法。”邹禄凤连忙说到,“现在野三关那么多外地游客,你要主动给他们推销啊,让他们了解巴东特产、爱上巴东特产、消费巴东特产,再就是你也要搞点儿有特色、有吸引力的礼品盒,这样别人才有意愿买,买了送亲戚朋友也显得大气一些。”
毛继英听取了邹禄凤的建议,为每一样特产都设计了不同的礼品盒,印上了特色图案,让人一看就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这让土特产的流量有了改观。
随着康养项目和滑雪项目的落地、扩大,野三关的人流量逐渐增加,一年四季都有不少游客纷至沓来,让毛继英的生意逐步“火起来了”。
“当下网络经济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能再‘另辟一条蹊径’?”毛继英看着别人的直播时也在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她便开始着手学习、准备,开通属于自己的直播间,慢慢的,自己的网络流量也逐渐变大,自己的土特产也卖到了全国各地。
毛继英的“实体+直播”销售模式让她的生意越做越火,年均销售土特产百万余元。
吃水不忘挖井人,她的土特产皆来源于农村地地道道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土特产种类也是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农村出什么就收什么,切实让农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变了现,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女强人”,她从来不会把自己的“致富经”藏着掖着,而是主动帮助他们共同致富,从创业到现在,她协助300多位宝妈参与到了土特产销售行列,并为她们讲解土特产销售技巧、直播销售方法,为她们找到了增收致富之路。
乡村振兴不是某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但是乡村振兴的路上不能有一个人掉队,相互帮一帮、扶一扶,生活将会变得更加未来可期!(撰稿:阮劲松、邹禄凤)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