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至10月17日,短短11天,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第二台套装填包装设备完成工艺验证,正式形成产能。
从第一台装填设备三十多天的调试期,到第二台装填设备的十一天,设备调试周期缩减63%,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时间回溯到第一台装填设备进厂时,“它”和别的设备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包装机主机部分采用ZB45机型包装,它的硬条包装部分采用装填机包装,它的条透包装部分采用FK411机型包装。如此特别的“三合一”机型,让技术人员捏了一把汗。
借鉴?参考?亦或是模板?没有!有的,只是一份调试攻关计划书。
常德卷烟厂设备工程部联合卷包车间、生产管理部、工艺质量管理部,迅速集结,组成五人设备核心团队:设备工程部机械技术员李卫华、谢章帆、卷包车间电气技术员彭勇、机械技术员邓政权、工艺质量管理部质量专员龙淑明,此刻,大家心凝在一起,以奋斗者姿态义无反顾向前冲。
接到任务的当天,设备工程部机械技术员李卫华挽了挽袖子,脱口而出:“从未走过的路,由我们来开拓!”
异型设备搭配异型品规,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注机械技术三十年的李卫华,面对“小透美容”这个经典命题,给出了全新的解决方式——Z字型翻转六面美容路线。
针对该设备“三合一”的特点,常德卷烟厂和主机厂共同开发安装了多个适配性的改进小项,电气技术员彭勇重新编写程序代码,集状态检测、质量监控、数据分析、视觉成像等功能于一体。
“一步一检,一机一测”,从上游机下烟通道开始,质量专员龙淑明主打一个“360度”无死角。针对操作、维修、工艺人员,他制定了现场人员同步培训、同步考试、同步上岗的“三同时”策略,确保设备交付的同时,人员管理同步跟进。
“过程留样、点检记录、维修记录……”一个不差!
“烟支触头、铝纸刮破、小透刮痕……”统统没有!
听到这样的结果,紧皱眉头的邓政权长舒了一口气。
图为技术人员检查点检结果
有了第一台装填设备的调试经验,第二台设备的调试进展“飞速”:擅长总结经验的谢章帆拿起当初调试第一台设备的“小本本”,将曾经的各种困难转变为宝贵的经验,并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性优化——11天,第二台装填设备,从安装完成通电到成品工艺验证通过,新的记录!
“跨部门联动,让协作不再有壁垒,让技术创新站上了新台阶。”该厂设备工程部负责人滕达介绍说,下一步,技术人员将认真总结多部门联动、推动技术创新的好做法,向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积极转化技术成果,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梁雪俊)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