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悠悠绕村流,青山叠翠映眼眸。
兵支书前领众志,应急救援解民忧。
春风化雨润心田,脐橙累累满枝头。
湘村儿女齐努力,共谱新篇歌不休。
车行至郴州市桂阳县浩塘镇菖蒲村的入口时,“支部农场”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旁边一家崭新的湘村636店铺在路边格外显眼。
走进这家湘村636,店内干净明亮、陈列丰富、布局合理,装修和摆设显得大气精致。店铺老板周新俊刚从果园里回来,袖子和裤管高高挽起。他那张刚刚经过阳光洗礼的满脸汗水的脸庞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双眼闪烁着智慧且明亮的光芒。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到茶台前落座,熟练地倒上了茶。
(周新俊在湘村636店铺内)
1971年出生的周新俊,1992年参军入伍,1995年退役回乡后成了桂阳县浩塘镇菖蒲村村委主任、民兵营长,现在是浩塘镇菖蒲村支部书记。
我们谈起了近些年菖蒲村的变化,周新俊笑说:“还是眼见为实,我带你们到村里和果园里看看吧!”
(菖蒲村文化广场一角)
周新俊开着救援车带着我们进入这个宁静而古朴的村庄,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村里的一排排三层联排房屋,淡绿的瓷砖,干净的路面,碧绿的池水,新修的球场,一幅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尽收眼底。我们不禁夸赞起村里卫生环境好时,周支书说:“那可不,咱们村是有保洁员的。”郁郁葱葱的连片果园里,一排排整齐的果树像士兵一样伫立在那里,守护着这片丰饶的土地。绿色的脐橙果子挂满了枝头,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赠予这片土地的绿色宝石。
2005年以来,周新俊带领全村共种植脐橙6000余亩,开办家庭农场16家,合作社2家,辐射带动周边兄弟村7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针对菖蒲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不快,总量不多的现状,因地制宜,多方筹资,投入100余万元,建成了一个以脐橙、柰李、黄桃、乌梅为主的60亩四季果园和集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菖蒲村党支部农场,打造了一个支部兴产业的示范亮点。支部农场采取所有权归村集体,果园、农庄、通风储存仓库实行发包或出租的方式,每年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以上。
2020年,周新俊个人投入资金20余万元,购置车辆、冲锋舟等设备,吸纳60余名退役军人,组建了桂阳县霹雳火水上应急救援队。近年来,该队参与县内应急救援6次,还赴河南、山西等地参与火水上应急救援,救援人数达20人。桂阳县应急局已把该队纳入了全县正规化的民间救援队伍,并拨付了森林防火、水上应急救援器材。
(周新俊和他的应急队员们正在组织训练)
秉持着一腔热忱和为民服务的情怀,周新俊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村民们爱喊他“兵支书”。扎根农村基层30年来,他坚持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革命军人本色,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始终做好“兵支书”的表率。菖蒲村也因此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创建百岁健康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各类先进示范村。
在谈及周新俊的多个身份时,说他是菖蒲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是新华烟草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是浩塘镇慈善总会会长,是“霹雳火”水上救援队队长,是湘村636店铺的店主,他妻子笑着说:“他是专业果农,他可忘不了他的脐橙,去年雨水少的时候,他每天半夜两点爬起来给橙子浇水呢!”
“未来我们还准备建设一个集水果加工、物流仓储、电商销售、农家乐于一体的脐橙销售网红打卡市场,打造好“菖蒲脐橙”这个品牌,要让咱们菖蒲村产业振兴再上新台阶。” 周新俊满怀希望且坚定地说。(许菲)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