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动态

绿叶生金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年12月03日 19:47:51

走进邵阳县雷公坝村,烟田冬耕已经在有序进行,农机翻耕的声音响彻田野,呈现出一片充满生机而忙碌的景象。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湖南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紧紧围绕产业融合、科技引领、绿色生态等方面,聚焦村民增收、智能化生产、绿色防控,以烟叶产业为引擎,以绿叶生金,烟叶赋能,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多元增收,绘就村民致富新图景

(图为老何家翻耕完毕的烟田)

乡村要振兴,增收是基础。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增加村民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是首要任务,只有当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自从种植烟叶以来,我们村村民的收入大大提高,再加上烟后晚稻,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烟农老何高兴地说道,望着正在翻耕的烟田,烟农老何的脸上满是笑容。

“我平常就负责驾驶翻耕机帮助烟农进行烟田翻耕,这阵子忙完之后就到了起垄,往后是移栽,再之后就是采收、编杆、装炕。烘烤调制完后还有打包装车准备收购,可以说,烟叶成熟的每个阶段我都有活干,收入也不错,我也不用出去外面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有工作岗位。”邵阳县雷公坝村村民老康谈起烟叶产业时感慨道。

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推行烟稻轮作,促进烟稻融合,鼓励支持村民发展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一年中,烟农除了交售烟叶以外还能收割烟后晚稻,将土地的经济效益利用到最大化,实现“一田双收”。烟农还可以利用闲置烤房烘晒稻谷,再加上晚稻补贴,烟农收入大幅度提高,依托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绘就了一幅村民致富的新图景。

科技引领,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乡村要振兴,科技是支撑。只有不断依靠科技进步,落实技术应用,持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智能化生产规模,才能真正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我们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相机,实时监测烟田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迹象,提前采取防治措施,等到这阵子烟田翻耕完毕,我们还可以利用无人机来进行土地测量,准确落实来年的种植面积。”烟叶技术员小陈说道。

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的应用,无人机技术在抗旱保收、土壤监测、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有应用,烟叶生产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着力推进高效移栽、中棵烟培育、水肥一体化、智慧烘烤、中温中湿工艺、育苗大棚温湿度控制等技术的应用,持续提升烟叶产业科技含量、机械化水平,推进精细化、智能化生产,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环境治理,构建绿色宜居新生态

(图为新型生物质烤房)

乡村要振兴,生态是保障。只有加强村民技术指导、实施生态保障措施,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的发展。

“以前我们总以为化肥用得越多,种出来的烟叶品质就越好,多亏了技术员的指导,向我们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我们增施有机肥、生物饼肥,降低了化肥用量,采用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再加上现在改造的新型生物质烤房,不仅成本比以前降低了不少,种出来的烟烤后质量更是比以前好多了。”烟农老李满意地说道。

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加强烟农技术指导、构建绿色生态方面持续发力,定期为烟农提供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训,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全面提升烤房管控,采用生物质烤房,降低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大力推广烟用有机肥、生物饼肥,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降低亩施纯氮量;推动烟田轮作、土壤保育,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带动烟草农业生产绿色转型,构建绿色宜居新生态。(通讯员:陈逸康)

责任编辑:乔妙妙
  • 农业
  • 三农
  • 农村
  • 种植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