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动态

烟稻轮作 一田生两“金”

2024年12月09日 22:03:37

晚稻收割后,邵阳县河边村村民朱平良又开始忙碌起来,他正驾驶翻耕机翻耕稻田,为来年的烟叶种植做准备。

河边村烤烟种植历史悠久,是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村。近年来,在烟草公司的推动下,该村推行烟稻轮作模式——村民们先种一季烟叶、再种一季水稻,在稳住“粮袋子”的同时又充实了“钱袋子”,用勤奋与智慧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河边村烟稻轮作农田的水稻收割现场)

10月31日上午,河边村烟稻轮作的稻田里,3台收割机正在有序作业,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卷入机器中,不一会儿便完成了一亩稻田的收割任务。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幅“烟稻轮作”的“丰景图”徐徐展开。

“我今年种烟纯收入有25万元,烤烟采收后又轮种上了水稻,从今天的收割情况来看,水稻的收成也不错!”烟农朱平良从收割机上下来,讲起了他的“致富经”。

朱平良种了20多年的烤烟,是河边村出了名的“种烟大户”。在秋粮收割完后,朱平良又马不停蹄的张罗着来年烟田翻耕的事。11月26日,在烟稻轮作的稻田里,2台翻耕机来回穿梭,轰鸣中,一亩田一会功夫就翻耕完成。

(烟稻轮作农田的冬耕现场)

“在种完一季烟后,紧接着就种晚稻,晚稻收割完后,马上翻耕来年又种烟,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改善烟地土壤,实现产量质量双提升!”朱平良说。

人勤地生金。现如今,朱平良夫妻俩靠着烟稻轮作,日子越过越红火。“相信在烟草公司的指导下,我的烤烟和水稻都能越种越好,收入也能再往上涨!”朱平良说。

据河边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易清明介绍,“为了帮助烟农减工降本,烟草公司给烟农提供了各项专业化服务,从育苗、植保,到烘烤、分级,都有专业队伍服务,这让烟农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大田生产管理方面,真正种出片片黄金叶。”

(河边村烟稻轮作农田长势喜人的烤烟)

“烟苗移栽后,育苗大棚又成了早稻机械化育秧基地。烤烟烘烤完毕后,闲置烤房又可以提供给种粮大户进行稻谷烘烤,解决了‘晒谷难’的问题,这些设施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驻河边村第一书记胡文波说。为进一步方便烟农种烟,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投入了55万元对育秧大棚进行建设及烤房进行维修,投入资金19万元购置烟草专用机械,投入资金150万元新建30座烤房。

据介绍,邵阳县 1.4 万亩烟田都采取了烟稻轮作的方式。近年来,河边村在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推动下,以促农增产增收为目标,充分利用土地,广泛推行烟稻轮作模式。今年预计为烟农带来500余万元收入,累计解决120余名村民就业问题,村人均纯收入提升超2000元,增幅位列全县前列。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近年来,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烟稻轮作、油茶种植等多元化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民的收入。同时捐赠15万元对河边村的水渠、山塘进行维修,加大乡村基础建设,为烟稻种植保驾护航。

下一步,邵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继续立足邵阳县实际,积极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加大烟田永久保护、烟基设施综合利用、专业队伍服务力度,推动农网建设转型升级,不断拓宽烟农增收渠道,助力烟农增收,进一步实现稳产业、稳就业、稳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烟草力量。(通讯员:谢向荣)

责任编辑:乔妙妙
  • 三农
  • 农业
  • 种植业
  • 农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