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7日,福建省科协科技志愿服务民营企业发展专项活动在永春县举行,这也是省科普服务中心项目“促进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科技志愿服务”的第二场活动。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科普服务中心指导,福建省乡村休闲发展协会主办,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福建省农科院关工委、福建省老科协农业分会、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平台、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福建省永春桔源柑桔专业合作社、泉州永春新绿芦柑专业合作社、福建省永春鑫山农林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共同协办,活动以“强化科普助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
参加此次活动有福建省农技协副理长翁伯琦研究员,福建省乡村休闲发展协会黄跃东会长,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陈华研究员,福建省农科院李怡彬研究员,福建省农科院资环所黄秀声研究员、陈钟佃副研究员,福建省农科院加工所吴飞龙和徐庆贤副研究员,福建省农科院科技服务处王小安科长,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站张以宏站长,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土肥站陈燕华站长,永春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尤有利高级农艺师等12位农业专家。
众所周知,永春芦柑是福建省永春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953年,印尼老华侨尤扬祖先生回到永春县达埔乡老家,在达埔猛虎山独资开辟柑园,引种芦柑名种,办起了华侨垦植场。永春芦柑历经70多年的发展,高峰期栽培面积达20多万亩,年出口量达6万多吨,成为了永春县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
此次农业专家走进永春芦柑生产专业合作社,根据企业提出的技术需要,为服务企业排忧解难,开展技术指导。
专家们围绕永春县芦柑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果园土壤质量提升、果园休闲文创拓展、芦柑果园轻简栽培、果品附加值提升、果园绿肥套种栽培、有机肥与合理替代、果园水肥一体化建设、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等问题,先后考察了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福建省永春桔源柑桔专业合作社、泉州永春新绿芦柑专业合作社、福建省永春鑫山农林专业合作社等企业,针对企业提出的不同需求,在技术指导、科普服务、项目申报等方面现场“把脉支招”,提出建议与实施方案等。
调研与服务期间,分别召开了“碳汇农业与生态果园碳中和技术应用”、“美丽乡村一一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为主题的技术咨询会。
翁伯琦研究员、黄跃东研究员、王小安助理研究员分别作了《学习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 奋力担当新时代科技兴农新使命》《美丽乡村一一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讨会》《休闲果园规划设计与生态碳汇茶园建设》等3个专题讲座。
在技术咨询与交流会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专家依次作了指导性发言。专家们一致认为,永春芦柑要大力发展生态果园建设,在土壤酸化治理上下功夫,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应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品品质,同时开展深加工配套措施研究,推进芦柑果品附加值的提高,保障果农种果积极性。
在科技志愿服务期间,翁伯琦研究员、黄跃东会长分别指出,永春芦柑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定要遵循“培肥、养土、养树”这三个方针进行,通过在全域内开展网格化土壤普查,建立永春芦柑果园土壤健康度数据库,针对芦柑果园早期建设中台面较窄、土层较薄、保墒保肥能力较弱等先天不足问题,要通过豆科绿肥套种、黄花萱草引种、万寿菊种植及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综合措施应用,提高果园土壤肥力,有条件的果园要建设果园轨道车等机械化设施,提高果品生产机械化水平与产业化开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的增强永春芦柑的市场竞争力。
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福建省永春桔源柑桔专业合作社、泉州永春新绿芦柑专业合作社、福建省永春鑫山农林专业合作社等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及一线生产员工80多人参加培训及技术交流活动。(陈钟佃 胡光华)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