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北京星火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北京市水务局的指导下开展了第十一期“牢记回信嘱托 我们都是收信人”巡河普法志愿服务活动。
启动仪式上的志愿者
22日上午,北京市2025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场宣传活动,在团城湖南水北调明渠纪念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市水务局向莅临活动的嘉宾、市民朋友表示欢迎,并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首都水务事业发展、为守护京城碧水不懈努力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启动仪式后,受邀嘉宾和市民共同参观了南水北调工程展览馆和明渠广场,大家一同走进水利工程、参与互动游戏、感受水务魅力。
志愿者普法进行时
北京星火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现场“摆摊”普水法,为市民答疑解惑,并发放宣传品。
志愿者合影
北京物资学院的普法志愿者
3月23日,北京市水务局法制处、通州区水务局、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联合走进含章园社区开展“水润通州·智护家园”水法规知识通关挑战活动。北京物资学院的普法志愿者们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深入含章园各社区,开展水务普法宣传活动。
首师大二附中 杨晨熙
学习了习爷爷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我深受鼓舞。作为初中生,我们也是生态保护的小主人!在志愿活动中,我向市民发放节水手册,讲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看到河道变得整洁、水清岸绿,听到同学们说要一起当“环保小卫士”,我真切感受到:保护水环境、节约用水需要每个人的行动。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每一滴水,从身边小事做起,带动更多人参与,让首都北京的水更清,让我们的水资源更加丰沛!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教师 陈镜任
自秦汉而始,水渠开凿,成就了天府之国,富庶了鱼米之乡。京杭大运河,繁盛了华北平原。至此,运河北上,灌溉农田,打通河运,造福了百年民生。建国之后,旱涝之困,农耕之需,从水库到沟渠,从存水到调水,百年大计,终有今日之局。一江清水自丹江而来,依地形,走泵站,最终缓缓汇入团城湖。看着水流慢慢流出,带着清冷之气,这清澈的水流是华夏一直以来的民生之计,也是我们水利发展的历史之渊。春暖花开,城内清水入口,新的北上,也将成为新时代的新记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会计专业22级硕士研究生 张若琼
作为一名志愿者,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我深受感动和鼓舞。总书记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不仅是行动者,更是“收信人”,肩负着带动更多人参与守水护水节水的责任。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携手更多同伴,用心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不懈努力。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24级本科生 吕帛峰
回信饱含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切关怀,肯定了丹江口库区群众十年护水成效,更深刻揭示了生态保护的战略意义。守护清水北上不仅是生态命题,更是民生考卷。从库区群众到人人尽责的递进,彰显全民环保的时代要求。第二个生态日的问候,像是集结的号角,呼唤我们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个体微薄之力汇聚成合力,共筑生态文明的江河,让美丽中国从愿景变为实景。
北京建筑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3级本科生 张嘉祺
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让我深刻感受到生态保护的责任与使命。十年坚守换得库区水清山绿,志愿者们用行动诠释了守水护水如护木的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这种奉献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带动更多人参与节水护水,让“人人尽责、久久为功”成为社会新风尚。南水北调的清流不仅滋养北方大地,更应成为全民守护生态的精神纽带,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
北京建筑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3级本科生 刘复麟
作为一名护水志愿者,每当我看到生活里使用的清水,心中便涌起无限感慨。这泓清水承载着千万人的期盼,而我们的守护虽微小却不可或缺。每一次的护水志愿活动,都会在我胸中染起无限的热情。点滴行动汇聚成河,志愿服务不仅净化了水源,更涤荡着人心——当守水护水成为习惯,这脉清流必将永续绵长,润泽北方大地。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专业23级本科生 程诺伊扬
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的回信,饱含着对生态保护事业的重视与对志愿者的关怀。这不仅是对库区志愿者多年坚守的肯定,更是向全社会发出守护生态的号召。南水北调关系国计民生,保护水源地需要人人尽责。我们应响应号召,弘扬志愿精神,共筑美丽中国。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专业23级本科生 娜迪热·阿布都拉
南水北调工程意义重大,环保志愿者们的坚守令人敬佩。作为大学生,我们肩负时代责任,应积极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参与节水护水等环保行动,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为打造美丽中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专业24级本科生 龚小钗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人深受鼓舞。南水北调工程意义重大,丹江口库区群众十年如一日守护水源,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这彰显了人人参与生态保护的力量,也说明生态保护贵在坚持。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共建美丽中国。
北京物资学院法学专业23级本科生 王伊萌
志愿者的努力是库区生态最美的风景,希望各位志愿者继续坚持。南水北调,生命之源。绿水青山,持续发展。我们与你们同在!
作者:李晓东、王宏博、孙硕、杨柳、王睿
来源:北京市水务局法制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北京市节水用水管理事务中心、通州区水务局、北京物资学院团委、北京物资学院法学院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