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教育要以学习支持学习,以实践优化实践

2024年07月10日 20:30:46

image.png

罗宏文,男,1970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现任武汉市武昌中华路小学校长。从事学校管理工作25年,先后在武昌区(现为洪山区)梨园小学、武昌区中山路小学、武昌区傅家坡小学、武昌区棋盘街小学担任校长工作,曾被评为武汉市示范学校先进校长、武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武汉市十佳阅读推广人、武昌英才、武昌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武昌区首批德育学科带头人。

罗宏文在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满怀教育情怀追求理想教育,在管理中注重注入温情,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

以学习支持学习以实践优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视角下“中华校园精神”的实践与探索

憧憬:未来教育的理想样态

《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让我不自觉地想起了2001年武昌区作为全国38个实验区率先进入到新课改。新课改提出了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理念,至今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当时,我们一群担任校长年限不长的年轻人以无比的激情和好学的姿态投入其中,伴随着学习,制定《学校发展白皮书》、《我讲我的课程规划》、“校长进课堂”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地积累和成长。现在看来要感谢那段岁月,让我们如饥似渴地学,让我们大刀阔斧地干,更是逼着自己去思考、去提升。

转眼,二十年的光阴过去了,我们又面对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关于背景和变化,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深刻的解读,我最深的体会是不能孤立地去看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两办出台了“双减”政策,迄今已近一年时间,推进的力度不可谓不大;2022年4月14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出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如果把这些内容整合起来思考,或许我们会有一些新的感受——未来教育,要站在时代背景下,憧憬中国未来教育的理想样态。

image.png

我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待新课程标准描绘的未来中国教育理想样态:

一个聚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本次提出的核心素养是有别于上次提出的概念,根植于学科,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遴选、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考试评价改革的推进,都是基于核心素养,从根本上保证了育人方向。这一重要信号显示,落实好学科本位的核心素养,才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筑基。

四大特点:最中国、综合性、实践性、向未来

最中国——课程方案中多次提到“中国、中华民族”,其力度是空前的,且在表述中明确提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中国学生”“中国特色”等,其彰显的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也是中国昂首阔步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铮铮号角!(国家意志、时代新人——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基未来)。

综合性——课程结构化,引入大观念、大任务或大主题驱动的问题式学习、项目学习、主题学习、任务学习等综合教学形式,跳出了学科逻辑和知识点罗列的方式,改变了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强化了知识间内在联系,对知识点的认识和定位要放在知识体系中,凸显了学科的本质以及内在逻辑,在跨学科学习方面,专门设计了占10%课时比例大“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实践性——劳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各学科都强调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向未来——本次课程方案中提到的培养目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其实质就是回答时代之问: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本次义务教育课程目标是在前期出台的高中课程标准之下,倒逼义务教育的改革,各学段的衔接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学校教育一头承接着过去,另一头又通向未来,终究是要把学生送往未来,社会和未来需要的是基础教育最应该交给学生的东西。

image.png

研读:课程方案与标准的更新迭代

我们期待的理想教育样态如何由美好画面变成可触摸的现实?我想首先要带领老师们走进新课标,理解新课标,形成新观念,转化新行为。

了解学习新课标的现状,明确教师学习需求

2022年5月3日,我校教师发展中心进行了《学习新课标,开启新征程》问卷调研。有效问卷149份,在是否研读新课标方面,有13.4%的老师们表示已反复研读,准确把握;49.7%的老师表示已通读全文,基本理解;34.9%的老师表示已摘要浏览,大概了解;2.0%的老师表示仅随便翻翻,尚未了解。在需要采用什么方式开展新课标学习方面,67.8%的老师表示需要专家报告解读,14.8%的老师表示需要校内教师交流论坛,12.1%的老师表示需要自学,5.4%的老师表示无所谓怎样的学习方式。

对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否落实好新课标方面,35.6%的老师表示很有信心,55.7%的老师表示有一定信心,3.3%的老师表示有点迷茫,5.4%的老师表示服从学校安排。在关于学习新课标、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需要什么帮助方面,老师们提到希望有纸质版课程标准拿在手上边学习边实践,需要专家结合具体学科深入解读课程标准的几大板块。

综上,学校老师对于新课标的学习还是很积极的,乐于接受专家的专业学习指导,对自己能否落实新课标精神比较自信,并对新课标落实过程中将面临的挑战已经开始思考并将付诸行动。

在多层次多角度研读过程中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根据老师们的学习需求,学校将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新课标研读活动。一是依靠新课标颁发大背景,及时推介权威部门组织的专家报告。如华师大组织的新时代、新课标、新教师研讨会,教授崔成林的新课标的变化和对策报告。二是将邀请学科教学教研专家进校进行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三是组织校内各层次教师新课标学习论坛活动,管理者、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人人学课标、谈课标,从课程方案与标准的更新迭代、课程领导力与学校课程体系建构、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方式变革、课程评价等方面展开深入学习,让老师们经历从理念到思维再到行为的转变,让新课标理念与学校办学理念融合,让新课标在中华校园落地落实成为可能。

image.png

探寻:新课标落地的实践路径

通过共同研读,老师们必将做好新课标落实的心理准备和必要的专业准备。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是针对问题展开的,在问卷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老师们对于新课标能否有效落实还有很多困难和疑惑。新课标给了学校更多的自主空间,其实更是给了学校更多的挑战和责任。例如,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课程创新、加强幼小衔接、每个学科要安排不少于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新课标颁发,9月份新教材能不能跟上来?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式学习或项目式学习有没有配套的学校资料?这些尚需要学校来自主整体谋划、设计、实施、评价。

校长领导课程建构

新课标要落地,课程要改革,是对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的挑战。校长不仅要有前瞻而全面的视野,还要有专业而精深课程教学素养。因此,我校根据新课程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依据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角度,提出了“站在小中华,心系大中华,全面发展强中华”的学校精神。在已有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供给体系、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基础上,正在探索建构本校的“全面发展强中华”课程体系。

团队设计课程体系

新课标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式学习或项目式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强调打破教材的边界,突破学科与生活的界限,加强学生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就必须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或创新者。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已经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但是如何使课程的开发更科学更严谨?结合新课程推进中的具体问题,我们打算成立研究团队整体设计课程体系,重点破解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不少于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问题。从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跨学科融合的独特性、问题的真实性等角度思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质量评价。

教师开发课程内容

在骨干教师团队设计好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将组织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具体教学内容的开发与设计。老师要通过研究和学习洞悉跨学科主题式、任务式、项目学习方式,熟悉数字化资源、融合性内容和跨学科互通互联的内在机制,使自身成为未来学习和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体验者与促进者。暑假期间,老师们将围绕各自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展开深入的研讨,从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开发,在开学前拿出各年级具体的主题学习学案。

宋代思想家朱熹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我想唯有以学习支持学习,以实践优化实践,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让新课程改革落地,落实!


责任编辑:乔妙妙

新课标课程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