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城市报 > 校长论坛

让思政教育融入校园生活日常

2024年07月11日 17:59:10

image.png

孙民,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紫金分校(原大东门小学)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特级教师,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小学段核心编者。

“我发现学校一年级(3)班门口用铁皮修建了一个小斜坡,你知道是干嘛用的吗?一开始我也不知道。但最近,我发现有一位与别人不同的一年级小学生,只能依靠轮椅行动。课间,我常看见校长、老师推着他从斜坡上到操场,到校园的各处,特别温馨。”12月12日,武汉市武昌区大东门小学六年级(2)班学生杨子懿在自己的校园观察单上这样写道。对校园生活和身边事做观察、发现并记录收获是大东门小学一项特色作业。

孙民认为,在小学阶段,思政课的教育必须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生活事件中反观自己的生活,教学的有效途径也不仅仅是说教,而是通过现实活动养成好的习惯,在现实活动中展现良好的品德。同时作为武汉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共建单位”,学校正在实践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小学阶段的启蒙,通过日常生活和跨学科课程牵引,启蒙小学生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发展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地看问题”,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

image.png

一、有温度的思政教育就在校园生活中

在孙民眼里,思政课不局限在课堂中,他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了校园一草一木的建设中,变成了一个个真实美好的“德育故事”,浸润到了孩子的生活中。“我们的思政课是儿童视角下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经历德育实践,实现品格升华。”孙民说。

在大东门小学,这种生活情境处处皆有。校园的水泥花坛上安装了供学生小憩的木条椅;楼梯间安放可供休息的板凳;学生的习作与名家大师的作品并列挂在校园的爬山虎墙边;橱窗里不再是标语口号,而是身边同学的平常事迹……

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学生们也特别注意观察校园内外的变化。在大东门小学有一项特色作业,对校园生活和身边事进行观察、发现并记录收获。

“生活中,许多人会为了方便,走捷径,但是走捷径都是对的吗?在校门口,一条捷径引人深思。放学时,同学们为了方便,就从草坪上走,久而久之,小草中就出现了一条捷径。”六年级学生胡文笛在记录单上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捷径真的好吗?不,当然不好!这样不仅损坏了草坪,还让人们越来越懒。凡事总想自己轻松,不愿吃一点亏,多走一点路。人生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安安稳稳地做好每件事,走捷径可能得不偿失。”

image.png

校园里处处都埋藏着像“捷径”这样的小故事。学校在楼梯平滑的扶手上安装了一些小方木条,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方面老师要教育孩子不做危险的滑楼梯动作,一方面在生活中做些细小的改变,把扶手变平滑为凸凹不平,帮助孩子过更安全、健康的生活。

校园一角有一棵桂花树,由于种在浅浅的花坛里,如今枝繁叶茂的它显得有些难以承受,加之紧挨围墙,整个树冠向操场倾斜。在一次大风来袭时它曾经倒塌,于是学校用两个粗大的竹竿支撑着桂花树。但每每有学生在操场活动时,两根竹竿会带来不便与安全隐患。是不是该挪走这棵桂花树呢?“桂花树的命运”也变成了一次生动的思政课。孩子们强烈要求保留这棵树,他们想出更好的办法解决安全隐患问题,比如将竹竿换成铁丝……学校采纳了学生的建议将竹竿去掉,用铁丝和橡胶加以固定支撑,桂花树真的挺立起来了。大家都感到特别开心,校园因此多了一个关于桂花树的故事。

学校橱窗也变脸了,学校发掘孩子们身边的“榜样”,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让“榜样”走近孩子们,让孩子们与“榜样”共同进步,真正让“榜样”活起来。

二、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活起来”

大东门小学是武汉市首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共建单位”,致力于推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聚焦课堂教学研究。通过思政课程带动课程思政,在小学课堂探索与尝试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启蒙。

孙民及教师团队在实践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就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就在课堂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启蒙在小学阶段,就是要启蒙小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辩证地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有一课专门讲交通的发展问题,老师们也常常陷入就事论事的认识陷阱,孤立、割裂地看待及讲授交通方式的变化与发展,缺乏 “辩证地看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致于有学生产生偏颇的认识,认为飞机比火车好,火车比汽车好……交通工具高速发展只有好处没有不足。在大东门小学一体化的课堂上,老师会讲到当今中国不仅有领先世界的高铁,还在大力发展“人行步道、自行车道”……因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不断提升着人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学校还把思政课程的研究成果向其他学科辐射,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发挥思政课程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关键课程的作用。语文四年级《纸的发明》一课中,一个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纸的发明,为什么前面还要几个自然段来写没有发明纸的时候是什么情景?后面还写了纸发明以后带来了哪些变化?课堂教学中,这样的问题引导着学生深入地探究学习。课后,执教的杨曼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教了这一课以后,我感觉比传授语文知识更有价值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一凡评价认为,大东门小学基于儿童的认知经验与知识,回归儿童的生活,营造利于儿童体会的教育情境,让有温度的思政体验贯穿于学校生活的日常;在校园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中,引导学生在多元丰富的生活情境、生活事件中去感知、体悟,经历德育实践,进而不断内化,让思政教育入耳、入眼、入脑、入心,在情境融渗中开展思政教育,渐至品格升华。大东门小学贴近学生心灵、贴近学生自身需要的校园思政教育给我们提供了“活的”学校思政教育的新范例。

责任编辑:乔妙妙
  • 生活教育
  • 课程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