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大美非遗:执刀为笔 针线传情

2024年03月14日 19:56:29

皮制品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远古时期人们用皮毛御寒护体,在后来的实践中学会鞣制皮革,以此制作实用价值与艺术美学并重的皮制用品。作为传统古老工艺的代表,匠人用双手赋予皮革全新生命。跳跃在刀尖的皮革雕刻工艺,更是集实用性、鉴赏性和珍藏性于一身,历经选材、雕刻、压线、敲击等多重复杂工序,在无数次的打磨与敲击中,融入匠人独一无二的视觉美感与巧思设计。传承非遗技艺,致敬匠人匠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江岸非遗武汉皮雕皮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鲁永刚的皮具人生。

image.png

鲁永刚近照

鲁永刚早年拜在李少春(上世纪原武汉东方皮件厂的厂长、书记)师傅门下学习皮塑皮雕技艺,至今已有20余年。

image.png

鲁永刚同李少春师傅探讨请教

其在江岸区保成路9号开设皮具工作室,经营建设20年,期间经营销售自己创作的皮具作品,与此同时开班授课,传授本门技法,多年累积学员达到300多人,常年在大专院校分享传统技艺交流,积极参与江岸区组织的非遗技艺展示活动,扩大自身流派影响力。

image.png

鲁永刚部分教学图片

image.png

鲁永刚参加非遗展览活动

其擅长的硬皮皮雕刻法,选用湖北本土大别山牛植物鞣制皮料(原牛生活于湖北亚热带气候,相较其他产区更加彰显特有的毛孔、纹理,有利于雕刻塑形,后期变形较小,同时因毛孔较多,上色染料吸收度好,色泽饱满持久)使用自制的45度雕刻钢刀,在干燥皮革上通过转、推、拉、切刀等技法,采用荆楚传统“龙凤纹、虫鸟纹”为主体创作作品,在皮塑中着重运用本派“模范工艺”进行皮革塑形。以上技法后期上色也遵循荆楚文化中尚红尚黑的主基调,呈现皮塑皮雕作品既可单独作为艺术品展示,也可把这样带有荆楚文化特有凹凸纹理、不同层次的图案符号体现在相应的日常皮具上,产出人民生活用具。实现皮具用品艺术价值、本土特色、实用特性的高度统一。

image.png

硬派皮雕作品四圣兽

image.png

硬派驹缝作品草席纹手提箱

说到鲁师傅的从艺经历,就不得不提到武汉皮雕的兴衰历程。武汉皮雕的兴盛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手工皮具作坊,借着九省通衢、经济繁荣的优势,在老汉口地界,曾经出现包括四关殿皮具作坊,以及五、六十年代诞生的包括武汉第一皮件厂、新光皮件厂和东方皮件厂等在内的诸多手工皮具制作地。其生产的皮箱曾经风靡一时,也是大量代表当时流行风格,结合汉派皮雕、皮塑、驹缝技艺的经典款式。如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这些老的国营皮件厂已经渐渐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但是这些老手艺人执着、韧性、包容的精神品质,乃至一些留存着温度的老手工皮箱,却能越过时间的流逝,传递给拥有和他们一样坚守和追求的匠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伢,鲁师傅平日最喜欢的就是收集和修复这些老结构、老皮箱,这个漫长的过程是与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以及物件所有人真挚情感的深度对话。

image.png

汉口老皮箱

一件作品想要修旧如旧,需要经过构想、设计、选料、开料、粗裁、浸泡、雕刻、印花、精裁、打斩、刷胶、贴合、缝线、封边、涂色、硬化等大大小小十数道工序,制作过程异常繁复,耗时月余是经常地事情。但正如人生里很多的事情,急不得。手工皮具的制作也好、修复也罢,少量、缓慢、劳作。鲁师傅也总是告诫自己的弟子,虽然时间不是美和温度,但是美和温度却蕴藏在放慢的时间里,所以手工匠人最开始的功课就是专注、完美、放下浮躁,学会给时间时间。

如今,鲁永刚师傅的皮塑皮雕技艺已经在王智雄、李勤、鲁万灵、王翊臣等一批弟子代表处得到系统传承,他们各具创作特点,活跃在武汉、湖北、乃至全国手工皮具制作领域。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各界的参与度进一步提升,皮塑皮雕这门非遗技艺的生命力也必将进一步拓展。不与时间争锋,不与繁华争辉的保成路9号也将迎来更多常驻于此的新朋友。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乔妙妙

匠人手工艺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